东南网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毅彬/文 陆军航/图)作为一名毒物鉴定师,19年来,朱明怀终日与毒品“亲密接触”,他经手的毒样达数万份。
他所在的部门颇为神秘——厦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处理化检验室。这个专家型的4人团队,承担着全市毒品、毒物、微量物证的鉴定和现场查勘任务。导报记者近日走进这间检验室,听朱明怀讲述背后的故事。
几十次的试验 只为一个结论
试剂、试管、光谱仪……让人仿佛置身科研院所。朱明怀身穿白大褂,右手拿着细长的进样针,往左手紧握的进样瓶里,抽取毒品样品,神情专注。
时值五一,为了尽快完成检验,他没有休息。“这是关键一环,证据不能确定下来,案件就无法定性。”有时候,对毒品成分不确定,需要翻阅大量资料,转换各种检验手段,甚至要做几十次试验。
数年前,湖里警方查获一处制毒窝点,缴获几百公斤可疑物证,为了尽快确定毒品成分,他连续工作了三四天,每天十几个小时连轴转,仍然无法还原毒品合成路径。“上网查、到图书馆查,都没有确切依据。”
最后,他请教了厦大教授,利用红外光谱仪,最终确定这是“氯化麻黄碱”,是制毒中间物,这让案件有了突破性进展。原来,狡猾的嫌疑人要把这些制毒物品运到外地“深加工”。最终,警方成功捣毁了制毒团伙。
有一次,查勘一处“制毒工厂”,“现场设备都被搬空了,他们不承认”。然而他没有放弃,拿着棉签在各个角落试图提取物证。拿回去反复检测,发现了极微量的冰毒成分。
从警19年,他经手的毒样数万份,无一逃过他的“火眼金睛”。
气味很浓烈 赶紧剪掉裤脚
从中国刑警学院毕业后,朱明怀就义无反顾选择了“鉴毒师”的职业。每天要接触毒品毒物,危险无处不在。
一次,为了提取物证,他对滚烫的液体容器进行搅拌。“上车返程时,突然闻到很强的刺激性气味,所有人都睁不开眼睛。是从我身上散发出来的。”他们赶紧下车。
彻底检查后,发现他的裤脚溅到了强蚀性溶液,“赶紧把裤脚剪掉,回去洗澡。想想都觉得后怕。”
朱明怀说,最担心穷凶极恶的“瘾君子”,很多携带传染病。“如果被这些吸毒工具划到皮肤,就非常危险。”有些毒品挥发性极强,连口罩都挡不住,熏得睁不开眼,只能戴防毒面具。
他说,“制服上常沾满大量有毒物质,我从来不穿制服回家。”工作中的危险,他从来不跟家人提起。
孩子说他 “说话不算话”
朱明怀说,检验室年均检验5000余件物证,“人随案走,没有一个像样的假期。但这是我们的责任”。前年五一,他抽空带老婆小孩去珠海长隆。机票都买好了,他却在前一天晚上接到任务。
老婆虽然失望,但表示理解,孩子却说,“爸爸!你说话不算话!”他笑笑摸着孩子的头,转身出门了。那次任务,在同安偏僻的山坳,他工作到凌晨两点,睡了4个小时后继续工作。而老婆带着孩子,去了长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