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城乡社区共建 同安与思明20对社区率先签订结对协议

2018-04-29 07:54:35卢漳华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同安思明结对村居互动交流。

同安思明城乡共建签约现场。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卢漳华 通讯员 黄静怡 图/通讯员 何东方)昨日,思明区与同安区城乡社区结对共建签约仪式在同安会堂举行,20对城乡社区正式签定结对协议,共建时间为期两年。接下来,20对城乡社区将打破城乡区域界线,发挥各自优势,挖掘彼此潜力,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双向受益、共同提高,促进城乡社区治理协调发展目标,推动厦门市新一轮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精心谋划

好中选优20个共建社区

“参加这次结对共建的社区都是两区精心挑选出来的。思明区的这20个社区都是好中选优。”思明区委副书记张剑鸣在签约仪式上表示。

据悉,思明区的前埔北社区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开创了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民主治理的新局面;前埔南社区着力社区协商共治,促进了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融合;镇海社区积极孵化社区社会组织,有效提升老城区治理水平……而同安区近年来积极探索农村社区治理新路径,并取得初步成效,如该区溪林村“双向自治”治理模式荣获“全国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十大成果”,顶村村“顶上乡村”农村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获评省级示范项目,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次结对的20对社区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等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验做法,“两区区情不同,各结对社区要找准共建的结合点,扬长补短、互学共建,真正实现共同受益,融合发展的目标。”张剑鸣表示。

同安区委副书记蔡伟中表示,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该区将充分利用这次城乡社区结对共建的契机,高位对接,复制经验,少走弯路,迅速提升该区社区治理的水平,全力推动该区20个农村社区的乡村振兴工作。

双向受益

优势互补因村施策

在签约仪式结束后,20对结对社区更现场进行互动交流,氛围十分火热。原来,除了协议书规定的具有共性的结对共建事项外,同安区与思明区更是精准发力,聚焦共建着力点,精准施策,在分析各个社区个性情况基础上,制定具体共建措施,“一社区(村)一策”指导每个社区(村)因地制宜开展工作。

“能够有共建的机会,我们感觉很好,因为我们作为城市社区跟农村社区有不同的优势可以资源互补,接下来我们打算和同安区后垄村在城乡互助这一方面做一些工作。”思明区镇海社区书记苏江圳表示,由于农产品在城市中需求大,因此可能在农业发展方面开展合作,促进农村资源和城市居民生活需求相结合。

此外,该社区具有对台优势,并与台湾的社区结对,成立了社区邻里互助促进会,该社区也希望能够把类似的民间组织带到五显镇,跟农村乡贤理事做组织上的结对共建,更加带动居民群众跟农村村民之间的文化交流、社区营造等。

后垄村书记卢清霞高兴地说道,“我们今天与镇海社区进行交流,签订了共建协议,就共建内容、共建方法、共建行动等达成了一致意见。共建不是走形式,要讲诚信成效。我们将聚焦农村治理面临的困难,学习镇海社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好经验好做法,共建、共治、共享,促进乡村融合,形成城乡社区服务新格局,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开展。”

抓实抓深

健全结对共建工作机制

要把城乡结对共建工作抓实抓深,就要健全结对共建工作机制。两区主要领导人在签约仪式上,不约而同提出健全工作机制的重要性。

蔡伟中表示,该区要高度重视,主动对接,民政局要主动牵头,各镇(街、场)要主动与思明区各街道对接,形成联动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各社区双向交流挂职、跟班见习、参与体验、活动联办等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地展开。并特别强调,今年是该区农村社区的换届之年,组织部门、民政部门要认真组织好工作衔接,确保结对共建工作不受到影响。

要统筹推进,强化督导。该区民政部门要牵头,强化对各镇(街、场)的统筹推进工作,要明确工作任务、工作目标,还有工作完成时限,确保结对共建工作有序、有效地推进。

要党建引领,学到真经。社区作为自治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体现自身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要突出党建引领,社区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真正使千家万户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精心谋划共建项目,凝聚共识,合力攻关,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主力,力争结对双方都能取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际效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