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让“枯木逢春” 走进王振尧的顽木工作室,造型各异的微景观、盆景作品栩栩如生。绿植搭配朽木,再加上一点氤氲的水雾,给布局单一的工作室增添了无限的生气。“平时没事的时候,我就喜欢到大山里寻找灵感,看到一些枯枝、朽木都喜欢搬回工作室。在我的眼中,没有不能用的东西,每一块边角料我都会充分利用起来。”王振尧说。 在王振尧简易的操作角落里,堆满了各种杂料。最近,他正在创作的一块珊瑚石作品,灵感来自于一座山的实体景观。记者了解到,刚好前阵子他用剩的破瓷碗可以搭个湖面的景,而这对王振尧的作品来说恰到好处。 “无论是微景观设计还是盆景设计,只要有搭配绿植,每件作品都需要养护半年时间才能成型。”王振尧说,这是要让绿植自然生长成造景的一部分,以打造出“枯木逢春”的意境。在创作时,王振尧首先要在大脑里构思,并手绘成稿,然后开凿、精雕、搭景、种植,最后进行养护、定型等多道繁琐的工序。 除了有时需要借助电钻开大凿之外,王振尧都喜欢手工操作,拿着刻刀慢慢雕,经常忙到三更半夜。当家人都劝他“别太累了”的时候,只有王振尧自己才知道,“做这件事有多好玩。” 因“好玩”坚持做微景观 正是因为“好玩”,才让王振尧决定在事业上升之际,转行从事微景观、盆景设计,做这种“慢工才能出细活”的工作。 今年40多岁的王振尧,从小在大嶝岛长大,初中毕业后离开家乡到外地学习电焊技术,后来又学习了美发手艺。他曾在岛内从事美发工作十四年,期间开了6家美发店,生意蒸蒸日上。但因从小喜欢摆弄花草树木,加上动手能力强,2010年,他开始尝试微景观、盆景设计。刚开始时,一个月都卖不出一件作品。当时朋友都笑他,“着魔了,放着好好的美发生意不做,去钻研这种市场冷门的行当。” 但生性好玩的王振尧,还是坚持做了下来。在他看来,电焊、美发、微景观设计考验的都是手头上的功夫,只要能静下心来创作,就能“一通百通”。“我的老师就是大自然,就是生活。”王振尧说,因从小在海岛长大,尽管他离开家乡多年,但对于海边生活的场景还是历历在目,因此他的作品都喜欢还原大自然的景色。去年,他在大嶝科创基地里创作的海岛风情微景观作品,就是他从海岛上取材,把废弃的海蛎壳、破渔网等都拿来利用的成果。 因为是手工打造,所以王振尧的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王振尧希望,能继续通过自己手头上的功夫,让更多的朽木焕发出第二次生命,为人们提供更多更美的视觉享受。目前,王振尧和创业伙伴梁子,致力于微景观、盆景设计和制作,未来规划着在家乡或者周边地区开设景观设计公司,为当地乡亲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
相关阅读:
- [ 12-19]翔安居民携手台湾艺人共创“田墘之歌”走红网络
- [ 07-24]曲艺人要坐得住“冷板凳”
- [ 05-28]艺人孵化中心入驻厦门同安文化产业园(方特园区)
- [ 05-27]艺人孵化中心入驻同安 助推文化产业园发展
- [ 05-08]厦门艺术学校群舞《厝里艺人》将亮相全国大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