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民情 > 正文

小区二次供水引人忧虑 相关部门:正推进老旧小区水箱改造

2018-04-25 09:50:34廖闽玮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工作人员检查小区二次供水水箱。(市卫计委供图)

  工作人员登上高处检查水箱。(思明区市政园林局供图)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廖闽玮)前日,一段关于莲花广场二次供水蓄水池脏乱的视频,在网上持续流传。而此前这里更曾曝出水龙头里流出虫子的情况。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或许你早已习惯了每天拧开水龙头就会流出自来水,但是大家是否关注过,这些我们每天使用的哗哗流淌的自来水,是从哪里来的,是否干净卫生?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厦门市多个小区,观察二次供水设备的运行和管理,并咨询了二次供水的相关管理部门,就如何管好百姓用水的“最后100米”这一问题,做了深入了解。

问题

水体存放过久容易滋生细菌

上周,有多名莲花广场住户反映,小区的二次供水卫生问题让人担忧,不少人选择购买桶装水作为饮食用水。甚至有业主称,打开水龙头,曾流出类似虫子的异物。

据了解,接到投诉后,思明区卫生、市政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立即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小区的下水池为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共用,要求物业管理公司通过对水池进行更新改造,改善小区的生活用水水质。

在采访中,有卫计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现场检查时,不合格原因中排在首位的是“余氯不足”。所谓“余氯”,就是水中的消毒剂含量,若是余氯不足,就无法抑制水体中细菌和微生物的生长,进而影响水质。造成余氯不足的原因,一是某些小区的自动加药系统可能损坏,通过人工方式添加消毒剂,添加的剂量不足造成的;二是可能由于某些二次供水单位没有保证水箱中水的使用率,导致水体存放过久,也会造成余氯不足。

工作人员解释说:“比如某小区的水箱设计可供1000人使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只入住了500人,就会导致水箱中的水使用率低,长期使用不完、未及时更新,就可能滋生各种细菌和微生物。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般会让物业降低水位,减少蓄水量,提高使用率。”

湖里区市政园林局工作人员则提到,有时也会出现小区蓄水池周边地面脏乱,比如纸屑较多等问题,还有二次供水管理人员未及时办理健康证等,如有发现,也都会要求有关单位及时整改。

管理

需卫生许可证多部门定期考评

同时,不少市民也提出,小区二次供水到底该如何管理?需要符合哪些要求?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部分小区物业,发现大多数小区物业的做法还是比较正规的。比如距莲花广场不远的国联大厦,物业人员带记者查看了顶楼水箱和负二楼的两个蓄水池,环境整洁,且水箱除了透气孔外都密封。在负二楼蓄水池所在的房间,墙上贴着蓄水池管理规章制度,还有管理人员的健康证和供水人员培训证书。

在物业办公室,小区物业主任出示了蓄水池每半年清洗一次的清洗记录,墙上还挂着《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物业主任说:“这个证书是我们去有关部门申请,部门来现场检查,通过后审批下来的。这代表了我们物业具有二次供水的相关资质。”

记者了解到,卫生许可证需要各级卫生监督所进行行政审批,厦门是全省唯一实行二次供水卫生许可制度的城市。有了许可证,小区物业等单位才有资质进行二次供水。此外,各级卫生监督所还有对供水单位设施设计审查的公共服务职能。

不过,即便获得了《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也并不意味着供水单位就可以“高枕无忧”。市市政园林局、市卫计委、市城市综合管理考评委员会办公室3个部门每年会进行联合考评,就小区二次供水的设施管理、水箱卫生许可、清洗记录等方面进行检查。同时,区级相关管理部门,每年会各自对辖区供水单位进行一次到两次检查,若发现有不合格的供水单位,将立即责令其进行整改。

措施

部分老旧小区

正推进供水设施改造

记者从水务集团了解到,目前,许多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老化、落后的情况客观存在。

工作人员说:“老旧的二次供水方式,存在地下和楼顶两个水池,增加了供水设施运行管理的难度。如果条件允许,可通过改造水泵房设备,采用变频机组,在保持恒压的情况下将下水池中的水直接送到居民家中,不需要再在楼顶安装水箱,减少了一道储存环节,方便管理。”

目前,市市政园林局等相关部门已完成我市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调查摸底工作,对符合要求的老旧小区,将统一上报,分批实施二次供水设施的改造。此外,若有住宅小区管理单位或产权单位想要改造二次供水设施,可向所在街道或水务集团咨询。

提醒

发现二次供水问题

可拨打12345反映

市政园林部门提醒,市民若发现所在小区二次供水存在问题,或对小区二次供水水质存在疑问,可拨打12345便民服务热线进行反映或监督举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