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江平正在后厨检查。
厦门网讯(文/记者林施赟图/记者何炳进)在厦门市食安监管工作领域,同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大同所创造过不少“全市第一”:全市第一家持证小作坊在大同所诞生;全市第一场小作坊现场观摩会在同安举行;大同所辖内47家学校食堂在全市率先实现“双百”:100%对接我市食品安全信息系统、采购猪肉100%获得上市凭证……
这些“第一”的背后,离不开叶江平忙碌的身影。这位坚守在基层一线的食安卫士,从食品安全的行政服务,到执法检查、监督指导,样样纯熟精通,而面对工作中的监管难题,他更是事事上心,勇于攻坚,被同事称为“全能卫士”。
改造“游击队”
引导小作坊华丽转身拿下全市首张“核准证”
2015年,根据全省有关食品小作坊产业提升工作会议精神,各地小作坊必须“持核准证上岗”。刚刚到大同所上任的叶江平就碰上了难题:同安的无证小作坊众多,卫生条件不佳,连享誉四方的“千层糕”也是由归侨在自己家中生产制作的,这么多的小作坊能否按要求取得“核准证”?
为推进小作坊产业改造提升,叶江平周全谋划着,他先从基础工作寻求突破,认真细致地替作坊主们做好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备好进货、销售等记录本,设置公告栏,将营业制度、健康证等统一公示。一切准备就绪,作坊主们却仍然顾虑重重,被动观望。
“大部分作坊主年龄大,受传统生产经营观念影响,一开始都不愿意改造,”叶江平说。为了做通工作,叶江平领着几名同事,对几十家小作坊挨家挨户宣讲法律法规和产业提升发展构想。同时,叶江平还兼职“室内设计师”,为每家小作坊进行空间规划,分割出更衣室、食品区及生活区。这份诚心、贴心得到了一些作坊主的认可。
三个月后,辖区第一家生产小作坊终于改造完成,同安区拿下全市第一张《福建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加工条件核准证》,实现了零的突破。
改造后,第一位作坊主感受颇深:由于食品生产更安全、质量更可靠,赢得了更多客人的青睐,生意更红火了。其他作坊主闻讯后,纷纷动了起来。截至2017年底,大同所辖内41家小作坊全都办理相关证件,有9家还因改造突出被列为全市示范点,示范点数量为全市各基层所之最,而叶江平的工作经验也在全市首场小作坊现场观摩会上得到了介绍和推广。
管好“流水席”
抓住2个关键点打通食安监管“最后一公里”
大同所管辖范围内覆盖了不少农村区域,这就决定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形势更为复杂和艰巨。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流水席”的安全监管。流水席存在诸多问题:食物来源未知、餐具消毒不够、厨师健康状况不明、流水席人员流动性强……诸多看似不可控因素均增加了“流水席”食安监管的难度。但常年的基层监管经验,让叶江平善于分析问题,逐渐摸索到关键突破点:厨师管理、流水席现场管理。“解决了这两个关键问题,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首先要找到人,其次要教到位,最后要管到底。”
为加强对农村流动厨师的管理,叶江平联合辖区各个镇、村全面搜集厨师的信息,并汇总登记造册。“找到人”后,叶江平将主厨们统一召集起来,亲自授课,讲解食品安全现状,以及承接村内聚餐的食品安全相关规定和要求。同时,他还细心引导主厨团队的每一名厨师都要办理健康证,持证上岗。
解决厨师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解决流水席现场监管问题。现场监管需要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于是,叶江平带着基层食药协管员“练内功”,从现场实地教学开始:查看厨师是否有咳嗽、腹泻、打喷嚏的状况;如何检查食材是否安全,是否有腐烂的菜、不新鲜的海鲜……他一次又一次耐心指导,确保“教到位”,练就过硬食药协管员队伍。
就这样,对流水席的监管,在大同所内形成了由小组到村、由村到镇层层报备的完整防控体系,真正打通了食安监管的“最后一公里”——到2017年底,大同所指导农村集体聚餐518起,有75名流动厨师登记在册,农村集体聚餐备案数量全市第一。
推荐人选
叶江平
厦门市同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大同所副所长,分管食品安全工作。2003年参加工作,2015年8月起担任现职,长期扎根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