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不理解引老人担忧 谈及创作《鳌园石刻楹联》的初衷,今年76岁的陈晚生说,这要从去年3月底,集美鳌园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说起。 当时,游客数量急剧增加,陈晚生作为嘉庚文化志愿者的一员,几乎每天都要在鳌园里为游客答疑解惑。正是因为此次志愿服务经历,陈晚生有足够多的时间了解这座闽南“石雕博物馆”。“我发现游客对鳌园里的石雕楹联很感兴趣,但不少人都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有些导游解释得也很含糊。”陈晚生告诉记者,他把园中的楹联一副副地手抄下来进行查阅,但其中的不少楹联他也看不懂。 于是,陈晚生找到了自己的好友冯沿江。冯沿江曾参与《集美寻珍》系列丛书编写工作,当他看到陈晚生抄来的楹联,甚是欢喜。原来,早在1988年他首次参观鳌园时,就曾在园区门口购买过一本《鳌园石刻拓本》。冯沿江告诉记者,当时这本书里记录了郭沫若写的一副关于鳌园的楹联,从那时起,他便对鳌园的楹联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当好友陈晚生提出想要联合整理翻译鳌园楹联时,两人一拍即合,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工作中。 百般查阅只为精确解读 今年已是80岁高龄的冯沿江告诉记者,通过梳理,鳌园里共有67副楹联,分布在园区内的风格各异的石雕之上。他指着集美解放纪念碑上的两副楹联告诉记者,这两副楹联不认真看,很容易混淆。“为了分清这些楹联,不知道跑了多少趟鳌园。” 在整理中,最难的还是对楹联意思进行解读。曾有一对楹联就难住了两位老人。“乔木认前痕劫后能酬经始志,菁莪期远荫老来犹抱济时心。”冯沿江说的这对楹联,正是刻在陈嘉庚陵墓上的楹联。 “楹联中的‘乔木’和‘菁莪’,初看以为是写鳌园里的草和木。”冯沿江向相关学者请教,该学者认为是比喻“坚强的男子汉”和“柔弱的女子”。冯沿江听后越想越不对劲,于是,他和陈晚生分头查辞典寻找相关典故,《辞海》查不到,便学着上网查资料。前后折腾了近一年,最终冯沿江在《文选·颜延之<还至梁城作>》里找到了“乔木”,寓意为故国和故里,后又在《诗经·小雅》找到“菁莪”,寓意为乐育贤才。冯沿江表示,这对楹联是赞颂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回乡定居,兴学育才,兴建鳌园,为民造福。 想编成册子以更好传播 记者获悉,目前这本《鳌园石刻楹联》并未对外销售,里面整理的67副楹联主要分为四类,即为“描写集美鳌园的壮丽景色”“讲述陈嘉庚兴学的功绩”“歌颂新中国的美好生活”“寄托中国复兴的美好梦想”。 陈晚生告诉记者,书里还有23副未翻译的楹联,其中一部分是白话,一读便懂,还有一部分是他们未能完全明白其寓意的。 “文史专家彭一万在给这本书写序时,建议把楹联及其解读部分编成通俗易懂的小册子,供游客了解。”冯沿江十分赞同,他表示,楹联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通过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表达出多种寓意,他们也希望游客来鳌园参观并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能真正感受鳌园里特有的石雕文化,虽然他们所解读的不一定全部正确,但希望能带给游客一些参考。 |
相关阅读:
- [ 04-19]2018集美悦读季周六启动 “点亮小桔灯”活动将首次启动
- [ 04-19]集美警方处理2起妨害公务案件 2名涉案嫌疑人被拘留
- [ 04-18]书香集美 亲子胜地研学之都
- [ 04-18]2018“听见集美”厦门集美学村周末音乐会启动
- [ 04-18]集美小学德育处主任刘抒琳:总是回家迟 被称“留老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