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巨变 电网发展日新月异 助力特区精彩蜕变 集成多套智能系统的电网调控一体化平台。 (庄颖芳摄) 高擎改革开放的巨椽,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绘就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助推厦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一次次标注光明与荣耀的坐标。40年电力发展,有太多的“高光时刻”,定格改革创新的精彩――从蹒跚起步到突破领先,电网实现了历史性的发展跨越;40年电力发展,有太多的“暖心画面”,浓缩着经济特区精神的伟大力量――怀揣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之愿,电网人一次次冲锋在抗灾保电的第一线,为这片生机勃发的热土谱写精彩乐章。 随手点击手机刷朋友圈;在夜色中尽情欣赏都市的霓虹璀璨;乘坐快捷的动车来一次放松之旅……人们已习惯享用充足电力的惬意,没有电的生活很难想象。 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开启,春雷一声响,万蛰苏醒来。厦门电网凭借着经济特区建设的优势,掀起了建设热潮。1984年9月,220千伏李林输变电工程投产,标志着厦门电力工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驾着银线,飞越高山,穿透黑夜,电力给厦门人民送来光明和温暖。但在改革开放初期,用电十分紧张。“那时候,家里最多就一盏15瓦的电灯”,吴先生是土生土长的老厦门人。他回忆说,那时通常是几家合起来用一个三五安培的电表,使用收音机、黑白电视机等家电时还常常感到电力不足。企业也有同样的感受,有时用电高峰期,部分工厂甚至只能“停二开五”。1981年全市用电量仅2.521亿千瓦时,还不到现在厦门一家大型企业的用电量。 经济特区要发展,电力须先行。 1989年,厦门第一条220千伏的李林至半兰山进岛输电线路投入运行,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1999年,厦门第一座500千伏变电站“厦门变电站”竣工送电,使厦门电网最高电压等级从220千伏跃升至500千伏,电网结构、供电能力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09年,全国首批配电自动化试点落地厦门,福建省首个电网“调控一体”模式在厦门正式运行,智能电网建设由此启动;2015年底,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正式投运,相当于在厦门岛内建设一座容量达100万千瓦的无烟无污染电厂,成为构建经济特区发展绿色能源格局的重要支撑。 今天的厦门,已构筑起一张500千伏电网为主干、±320千伏柔性直流为辅、220千伏双环网的坚强智能电网,“四通道八回路”“交直并济”输电网架为厦门岛可靠供电保驾护航。 记者从国网厦门供电公司了解到,40年间,厦门电网发展持续投入、不断升级,厦门电网从经济特区成立之初仅有7座35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发展到现在拥有3座500千伏变电站、22座220千伏变电站以及102座110千伏变电站。充足、可靠、智能的电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的同时,更为经济特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有一种创新 供电服务一路提速 多项举措全国领先 历史,总是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这一幕,至今被电网人提及――2011年11月,位于湖里区的110千伏宸鸿科技专用变电站一次性送电成功,该变电站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短短10个月时间!这是电力建设史上的又一个特区速度。 见微可知著,见端能知末。“作为落户翔安的一家企业,我们这几年切身感受厦门电网的快速发展”,说这话的是天马微电子电气负责人王志刚,他至今记得,“2015年公司二期投产时,进线电源改从周边的220千伏丁亭变供电,不仅减少了进线投资,降低施工难度,而且用电可靠性得到很大提升”。这是坚强电网助力厦门跨岛发展的又一个生动实践。 40年不忘初心,矢志不渝。改革开放的征程中,电网人以奋勇向前的使命感、干事创业的责任感,敏锐抓准厦门经济发展的脉搏,大胆创新供电服务的体制机制,供电服务一路提速的同时,不断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为全国各城市学习的样板。 根据我市委托第三方测评营商环境的测评结果,2017年度厦门市营商环境“获得电力”指标相当于全球经济体排名第28位水平,较上年提升17位。 |
相关阅读:
- [ 03-22]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发布十项服务新举措
- [ 02-06]电力建设快马加鞭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构筑坚强厦门电网
- [ 08-10]国网福建电力举全网之力确保厦门会晤电力保障务期必胜
- [ 02-28]市政集团、国网厦门公司被列为扬尘考评对象
- [ 06-12]四川遂宁国网公司开展应急指挥系统培训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