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民情 > 正文

10万1斤!岩茶“牛肉”卖出天价 专家呼吁消费者理性面对

2018-04-17 09:04:12席恺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记者走访某品牌茶叶店,看到展示柜上摆放着售价为5万元1斤的牛栏坑肉桂岩茶。

厦门日报讯 (文/图记者席恺)“牛肉”,是众多爱茶者对产自福建武夷山牛栏坑的肉桂岩茶的别称。当下,春茶虽迎来上市高潮,但作为去岁旧茶的“牛肉”,却在这一波“茶潮”中备受追捧,且价格不断攀升。

记者调查发现,在厦门“牛肉”市场中,有店家卖出1斤高达10万元的“天价”。茶叶专家称,各类茶叶的保健功效差别不大,“牛肉”产量有限,建议消费者应理性消费,切勿一味追捧。

“牛肉”核心产区 每年产量仅1000多斤

“牛栏坑核心区茶园面积只有二三十亩,一年的产量也就1000多斤。”武夷山当地一家茶商向记者介绍,从武夷山北景区进入,沿着天心路口的一处弯道边的石阶路上山,行至一个小亭时,就可看到一条幽谷,那就是牛栏坑。因地势蜿蜒曲折,茶树多生长在谷边或崖下的坡地上,难形成大面积茶园,所以产量极少。

“牛栏坑出产的岩茶品质,与它独特的地质环境有关。”茶商说,当地一条东西向河流,被南北向的河流拦腰切穿,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加上牛栏坑涧谷土质肥沃,日照较短,茶树长势自然就好。”

据悉,在牛栏坑最佳采摘茶叶的时间仅有3至4天。每年采摘时,采茶人早早到达,一旦采摘到标准数量,就要迅速下山,开始制作,丝毫耽误不得,为的是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茶青的新鲜度。

该茶商告诉记者,牛栏坑周边的山地和土壤情况与之相差无几,出产的茶叶品质也都不错,爱茶者之所以追捧“牛肉”,是因为牛栏坑面积有限,物以稀为贵。

某品牌茶叶店 “牛肉”卖到10万元1斤

近日,记者走访厦门多家品牌茶叶专卖店后发现,标称为“牛栏坑肉桂”的茶叶在这些店中被摆放在显著位置。

在某品牌茶叶海沧直营店内,较低价格的“牛肉”每斤售价为1万元,最高的是10万元1斤。店长说,当下武夷岩茶中最火的就是“牛肉”,几款不同价格的“牛肉”,区别在于制作工艺的差异,每斤万元以上的“牛肉”,冲泡后品鉴起来会感觉它的“岩韵”非常足,好的岩茶很耐泡,冲泡20遍以上味道还很浓郁。“店里暂时没有10万元1斤的‘牛肉’存货,如果想要,可以马上调货。”店长说。

而记者在一些规模较小的茶店却鲜见“牛肉”,多是因“牛肉”成本过高,店家不会轻易进货、囤货。“牛肉”的成本到底多高?武夷山一家茶叶店老板告诉记者,从牛栏坑采摘下来的1000多斤茶青,售价在500元至1000元每斤之间,从茶青制作成茶叶,成本价大概要翻10倍,也就是说,制作完成的“牛肉”成本价在为5000元到10000元每斤。

“至于销售到市场上的价格,跟各地茶商的品牌、客户群体就有很大关系了。”该老板说,正常情况下,售价多在成本价的基础上加20%-30%,“当然,也有成本价翻番出售的情况,主要还是看市场。”

【现象】

“牛肉”充斥市场

除了茶叶实体门店,在各大电商平台,出现不下百款的“牛栏坑肉桂”茶叶,它们的标价动辄上万到数万不等。一些“牛栏坑肉桂”的外包装上并没有标注厂家名称、商品商标、生产许可证等信息。

本以产量少为卖点的“牛肉”,为何大量充斥市场?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资深茶叶专家林荣溪告诉记者,“牛肉”产量有限,在大的需求环境下,一些商家会借着“牛肉”风打“歪主意”,难免会出现造假现象,市民在消费时还是要认准正规厂家出产的产品。

【释疑】

“牛肉”与众不同吗?

“牛肉”真的就与众不同吗?林荣溪认为,作为一种嗜好品,不管是“牛肉”还是其他类别的岩茶,就茶叶本身的保健功效而言,差别不大,而其作为一种礼品,具备更强、更直接的价值感。

“对茶叶的选择,消费者需要理性消费。”林荣溪提醒说,当下茶商越来越多,面对稀少的产量和庞大的需求,大家各拿走“一块”后的“牛肉”就越显难求,“其实,几百元、几千元1斤的茶叶也是不错的。”

“‘牛肉’价格出现奇高,不利于茶叶市场的发展,更不利于对原产地生态的保护。”在林荣溪看来,当下,需要当地完善产地溯源机制,相关部门要对企业茶叶质量进行抽检,发放相关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识,促进茶叶市场的规范、良性发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