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思明快报> 本地快讯 > 正文

垃圾分类 他们默默奋战在一线

2018-04-10 10:29:11林路然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日报讯(文/图记者 林路然)有这么一群人,从天刚蒙蒙亮到夜幕降临,从街头巷尾到小区楼道,他们总是和垃圾打交道,尽管工作环境并不算美好,但他们心中怀揣的是美好愿景——让城区垃圾分类减量,让市民生活环境更整洁有序。他们是默默奋战在思明区垃圾分类工作第一线的工作人员。

近日,记者参与体验与思明区垃圾分类工作相关的5个岗位,与垃圾分类督导员、环卫工人收集垃圾,与物业主任、社区书记入户沟通垃圾分类实施细节,与整治小组成员查验小区整改成效,为您展现每个岗位背后的不易与坚持。希望您再次看到他们工作的身影时,能给予多一份理解与支持,垃圾分类需要每一位市民共同参与。

现场1

体验岗位:社区书记

发动党员

率先落实垃圾分类

巡司顶海龙小区是全市最先试点推行垃圾分类的小区之一。目前垃圾分类参与率达94.5%,准确率达78.3%。

  

   巡司顶社区书记叶晓军(中)向老党员马先生(左一)征求党员对垃圾分类实行“楼层包干”这一行动的建议。

下午4点半,巡司顶社区书记叶晓军坐在办公室里,她手里拿着一份党员名单,陷入了沉思。事情得从上个月说起,3月18日上午,社区内碧山临海小区党支部举行第一次会议,会上30多名党员达成共识,决定小区内每个党员对垃圾分类实行“楼层包干”,带动楼层、小区其他居民落实垃圾分类。作为全市首例,社区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于是决定由每位领导和负责垃圾分类的工作人员对接几位党员,确保他们从自身做起,做好垃圾分类。叶晓军手里的名单就是她即将要对接的党员。

“我有信心。”叶晓军说,社区有垃圾分类的“传统”,海龙小区就是全市最先试点推行垃圾分类的小区之一。去年7月,社区工作人员开始在小区进行入户宣传,分发垃圾袋,几乎每周都在广场和学校开展活动。仅过了1个月,小区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就达到百分之百,参与率20%。到了去年10月份,参与率升至50%。目前参与率达94.5%,准确率达78.3%。叶晓军认为,有之前的经验,再加上社区拧成一股绳的精气神,这次尝试一定会成功。

尽管信心满满,但叶晓军仍对推行中的细节心里没底,她和分管垃圾分类的工作人员带着记者走访了碧山临海小区一位老居民马先生。马先生正好从外面回来,他热情地邀请叶晓军到家里做客。“我们打算先把这136户有党员的住户建一个群,您看怎么样?”“我看可以,让党员起带头模范作用这个想法很好,而且还要让他们起先锋堡垒作用,就是要监督其他居民,一起做好垃圾分类。”

马先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他的话给了叶晓军一剂强心针。马先生还补充,可以发动一些老同志在小区里监督垃圾分类的完成情况,他们经常在小区里散步聊天,很乐意发挥余热参与家园管理。叶晓军点点头,手里的笔始终没停。

无论是如何做好党员的沟通工作,还是分类垃圾桶盖是否要钻孔便于拎提,叶晓军都和这位老居民认真商讨。直到夜幕降临,厨房里传出饭菜香。“留下来吃饭吧。”“不了,社区里还有事。”叶晓军和同事匆匆忙忙离开马先生家,他们回到社区,就党员建群继续构思……

现场2

体验岗位:物业主任

发现垃圾放得不对 马上重新分类

东方时代广场居民黄阿姨说:“小区自从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后干净多了,我是坚决支持的!”

  

物业主任任玉琪(左一)入户,向黄阿姨了解对垃圾分类的建议。

下午3点,在东方时代广场,物业主任任玉琪开始例行检查垃圾分类情况。“去年刚推行垃圾分类时,我们没重视起来,楼道和垃圾桶都比较脏乱,结果被社区批评了。”任玉琪有些不好意思,他告诉记者,物业工作人员痛定思痛,把小区608户挨家挨户地走了一遍,分发垃圾袋,并在电梯口设置不文明行为公布栏。

说着,任玉琪和记者来到一栋楼的22层,一处楼道内设置两个垃圾桶,一个桶上标明“厨余垃圾”,一个桶写着“其他垃圾”。见厨余垃圾桶里被塞了废纸屑,任玉琪将废纸屑重新放进“其他垃圾”桶里。到了14层,任玉琪发现垃圾桶被藏进了墙后,立即给保洁公司负责人打电话:“以后要注意桶的摆放位置,住户看不到桶就可能把垃圾随地丢了。”

“我们每层有8户,因此在每层两侧楼道内都设置了分类垃圾桶,一层就有4个桶。”任玉琪坦承,由于住户多,至今没能把桶撤下,但是物业尽量在设桶的同时做好垃圾分类。记者看到,在每层楼的消防通道安全门上,都贴有标识“请据此投放垃圾:绿桶(厨余垃圾)白色桶(物业原有桶,已张贴其他垃圾标识)”,还有垃圾具体分类指南。下一步,物业打算在垃圾桶边上设立巡查表,对优秀和差评楼层给予奖惩。

住在14楼的黄阿姨是小区的热心居民,任玉琪带着记者上门,向她了解对垃圾分类的意见建议。黄阿姨说,平时她特意在厨房放一个桶,装厨余垃圾,“但是我看到有些住户不自觉,没有完成垃圾分类,应该还要多宣传,多监督,而且根据我们小区的情况,我也不同意撤桶,每层住户太多,撤桶倒垃圾确实不方便。”任玉琪将黄阿姨的意见一一记下,打算下次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来访检查时,一并商量讨论。

抽查了楼道里垃圾分类完成情况后,任玉琪来到楼下垃圾分类收运点。这时,物业人员刚将垃圾桶清洗完毕,转运的“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分列两排,整齐安置在收运点的小仓库里。这里干净明亮,只有看到垃圾桶,才会让人想到是垃圾存放的场所。“一开始没有这处收运点,也是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后,我们特意设置的。”任玉琪一边说着,一边盯着收运点旁的地面,见一张纸屑夹在路缘石边,他立即弯腰捡起,放进垃圾桶。

现场3

体验岗位:思明区混装混运整治行动小组成员

成立一个多月 开具10张“罚单”

思明区混装混运整治行动小组成员说:“只有将监督执法执行到位,垃圾分类才能落实到位,我们将不辱使命,为推进垃圾分类而努力。”

  

   思明区混装混运整治行动小组组长丁付刚(左一)向金同花园物业主任提出垃圾分类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早上8点半,思明区混装混运整治行动小组突然出现在金同花园小区门口。相似的场景8天前就出现过,小组对这个小区开展第一次突击检查,发现垃圾分类的完成情况并不理想。“一方面高层设桶不规范,每层只有一个桶,而且桶上没有任何垃圾分类的标识,基本上从源头起就没有做到垃圾分类,另一方面桶本身很脏乱。”思明区混装混运整治行动小组组长丁付刚告诉记者,针对这些问题,小区当场被开具整改通知书,要求在一周内,必须完成整改,否则依据规定将被处以1万元至5万元罚金。期限已到,小组全体成员此番回访就是为了检验整改成效。

小组成员和记者看到,在小区门前,厨余垃圾桶已经就位。步入中庭,一绿一橙两类垃圾桶一左一右排开,背景板上对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都有详细标注。在所有高层楼道内,垃圾桶全被撤下,一则温馨提示告诉居民:“垃圾请拿到一楼投放点投放。”丁付刚告诉记者,“整改的效果比较好。”

“收到整改通知书后第四天,我们就把桶撤下来,垃圾分类的完成情况明显改善了。”小区物业主任王卫军说,收到整改通知书既是坏事,也是好事,让小区居民重视起垃圾分类,配合度一下子高了许多,垃圾分类督导员的积极性也有所增强。

现场,思明区混装混运整治行动小组成员还向物业主任、社区垃圾分类专职人员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建议。“居民的垃圾分类实施情况还有待提高。你看,厨余垃圾桶里有塑料袋、纸盒,这就不对了。”丁付刚一边细致地查看厨余垃圾桶,一边说,要加强对居民垃圾分类的参与意识,既要入户宣传,还要在公共场所营造宣传阵势,添加更加清晰的标语标识,让居民自然融入垃圾分类的氛围中来。此外,社区对垃圾分类督导员的监管也要再细化。

事实上,近期思明区混装混运整治行动循环检查、回访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思明区的小区内上演,至今已开具10张整改通知书。据了解,小组3月初成立,成员们来自市、区行政执法局和市、区建设局,以及市、区垃圾分类管理中心。每走过一个小区,不打招呼、不走过场是小组的鲜明标志。

现场4

体验岗位:垃圾分类督导员

门前垃圾袋 一一打开查看

晚上11时28分,山水芳邻小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伍证霖给记者发来信息:“山水芳邻撤桶第8天,分类比较好的占总数的90%……数字显示今晚住户配合支持率高。”

  

晚上8点半后,垃圾分类督导员伍证霖(左一)和保洁员一道上门回收垃圾。

晚上刚过7点半,伍证霖就到达山水芳邻小区,他是小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近期,小区正在试点上门收集垃圾工作,以实现垃圾桶撤离高层楼道。“撤桶不是件易事。”他告诉记者,撤桶公告一贴出就引起居民反对,但他并不奇怪,高层撤桶在其他小区也试行过,同样有反对声音,他事先有了思想准备:“我们就和居民代表坐下来开会。”

两次协调会都从晚上7点一直开到11点,居民代表不同意撤桶的想法主要有两点,一是倒垃圾时会弄脏过道和电梯,二是这会增加电梯的费用,还让物业省事了,那物业费是不是要重新计算。针对质疑,伍证霖提出,由垃圾分类督导员和保洁员上门收垃圾,这样既消除居民顾虑,还能在住户门口监督居民是否在源头完成好垃圾分类。方案没有被驳回,上门收取垃圾开始试行。

8点半,记者和伍证霖、保洁员搭电梯到达最高层,伍证霖的手里拿着收集统计表和温馨提示,每天他将住户的垃圾分类情况登记在统计表上,试行上门收取垃圾一段时间后,针对没有做好垃圾分类的住户,他将“开单”——把温馨提示贴在门前,提醒住户如何改善。

记者和伍证霖穿梭于每层楼,只要住户门口放有垃圾,都要将垃圾袋一一打开,小心翻动,仔细查看是否做好分类。在17楼,记者打开一个垃圾袋,厨余饭菜的气味扑面而来。伍证霖没注意气味,反而一眼看到“藏”在其中的饭盒。“饭盒是其他垃圾,这家没有做好分类,我们只能‘开单’了。”说着,他让保洁员不要收取垃圾,并将注明时间和原因的温馨提示系在垃圾袋上,拍照登记。

到了16楼,一家住户听到动静,开门一看,发现是督导员,认真地询问起如何分类垃圾。“我记不住,每次分类前都要看一下宣传单,像树叶这些也是属于厨余垃圾吧?”“是的,您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打宣传单上的电话咨询。”见住户们态度越加配合,伍证霖的心情也越加轻松起来。一栋楼60余户垃圾收集完毕,已是晚上近10点。

“接下来我们得把今晚的照片和信息进行汇总。”伍证霖一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一边说,夜深了,他们的工作还未结束,“我们统计出未完成好垃圾分类的住户,今后就能针对性地开展入户督导。”

现场5

体验岗位:环卫工人

周末垃圾量翻倍 常要忙到夜里10点后

中华环卫所环卫工苏坑龙片刻不停地忙碌3个多小时,收集分类垃圾的工作告一段落。他对记者说:“辛苦是辛苦,但当看到街巷变得更加清爽干净,我就很有成就感!”

  

早上7点多,中华环卫所环卫工苏坑龙正在对收集来的一些垃圾进行重新分类。

苏坑龙的一天从清晨5点半开始,他是中华环卫所一百多名环卫工中的一员。由于老城区内许多民居楼房没有物业管理,环卫工们既负责路面保洁,也要承担为居民收集分类垃圾的工作。早上7点,记者见到老苏时,他基本上已经把虞朝巷、盐溪街都打扫了一遍,他带着记者开始收集分类垃圾。

如同迷宫一般的街巷内,分布有4个分类垃圾收集点,摆放着共14个垃圾桶。“几乎所有市民都了解垃圾分类,但只有部分市民自觉做到位。”说着,老苏推着垃圾回收车抵达一个收集点,他戴起手套,拆开一个垃圾袋,一股恶臭冲了出来,老苏没有捂鼻,而是快速挑出其中的饭盒、纸巾,将这些不属于厨余垃圾的部分丢进回收车,再把垃圾袋系好,放进厨余垃圾桶。仅在这个收集点,翻出的一半垃圾袋都不符合垃圾分类标准,老苏必须进行重新分类。

“说实话,自从开展垃圾分类后,我每天的工作时间要增加两三个小时。重新分类时,虽然戴着手套,手还是时不时受伤,尤其是被竹签、碎玻璃刺伤。”老苏说,按规定,一天有两个时段收集分类垃圾,但实际情况总是充满变数。周末时,这些街巷因为紧邻中山路,垃圾量翻倍,他常常一天就得来回分类运送垃圾五六趟,忙到夜里10点以后。而到了假期前,居民通常会大扫除,他的工作量就会骤增,几天前,光一个下午,他就从一处收集点运走两三车的废弃衣物。

过了7点半,街巷里热闹了起来,上班上学的居民渐渐变多,老苏把垃圾回收车和一个厨余垃圾桶放在一处拐角,“我在这里干了十多年了,发现这里的人流量最大,居民出门习惯顺手带垃圾,把车和桶放在这里就能让居民更便利。”老苏说话时,眼睛仍不住瞟向路面。不经意间,他拿着夹子顺手夹起一个刚刚被丢在路上的牛奶盒。

8点半,垃圾收集分类完毕,每个120升的垃圾分类桶被装得满满当当。如蚂蚁搬家一般,老苏要将一个个桶拖到约两百米外的转运点。记者拖起一个桶没走几步就气喘吁吁,老苏却脚步轻快,仿佛没有负重一般穿梭在七拐八弯的街巷里,不过十来分钟,就将4个厨余垃圾桶送到转运点。

【行动】

推广垃圾分类一周年

思明区成效喜人

自2017年3月份以来,思明区全区908个住宅小区、40个农贸市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日均收运厨余垃圾约170吨。

亮点1 有全方位的人员队伍

思明区将全区 10 个街道划分成27个片区,98 个街区(社区),由区四套班子领导担任片长,区直机关领导干部担任街长,实行垃圾分类包干巡查。定片、定街区、定人,每周一督查,每月一汇总、每季一通报。1865名督导员也全部到位。

亮点2 有专业化的设施配置

目前累计发放分类桶55953个、垃圾袋约9400万个。划定32条厨余垃圾、3条有毒有害垃圾收运路线和898个厨余垃圾收运点,投入31辆厨余垃圾转运车。建设大件垃圾处理厂并建立预约上门收运体系,日处理大件垃圾约300立方米。

亮点3 有多样化的宣传方式

鼓浪屿街道每周联合南普陀义工和城市义工协会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嘉莲街道每周组织一次“益扫”活动,宣传垃圾分类知识;鹭江街道厦禾社区组织“小小志愿者”入户宣传并发放垃圾袋,推动居民垃圾分类再上新台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