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制度更专业 服务落地生根 将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化的同时,金安社区还着力于将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精准化,形成了在全国率先探索和总结出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四化建设”工作经验。 志愿服务“众口难调”,社区摸索出了志愿服务专业化查、筛、分、建、培、用、评“七字法”,将256名专业志愿者分成七大类服务,为志愿服务精准化打好基础。 退休法官吴秀丹,就是这样的一名具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2015年12月金哥安妹法律驿站成立以来,每周二上午老党员吴秀丹都会在这里“坐班”,来找她的邻居络绎不绝——咨询法律问题、调解邻里纠纷,遇到麻烦的居民也请她支招。 多年来,吴秀丹探索出一套适用于金安社区实际的普法宣传和调解方法,她参与普法宣传活动70多场次,调解法律纠纷200多件,为居民举办12场法律知识培训课,并带领38名社区法律志愿服务队,齐心为居民排忧解难。 金安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建设,为不断出现的志愿服务创新做法打下良好基础。 2014年,金安社区率先开展志愿服务制度化试点,经过反复探索,建立了注册登记、培训、需求对接、服务记录、嘉许和回馈、服务保险、社工带志愿者、党团员带头做志愿服务等八项制度,将志愿服务从制度上进行了规范。 社区工作人员帮平安护园志愿服务队队长郑金星算了一下,近两年,老郑每年的志愿服务工作时长都在1800小时左右,相当于老郑每天都花5个小时的时间,在守护居民们平安的志愿服务中。 这样的积分制度,源自于社区明确规范开展志愿服务的“八步流程”。这“八步流程”环环相扣,使志愿服务运作有序,真正落地生根。 侧记 文明沃土育“湖里雷锋” 不管是在金安社区的一名名践行雷锋精神的志愿者,还是爱心助学的“游好人”游文晃、义务为老人剪发的赵亚娟、守护一方平安的高殿社区义务消防队……这些湖里区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志愿者,一名名“湖里雷锋”,大伙耳熟能详,成为学雷锋志愿服务的一个个标杆。 文明沃土育“雷锋”,湖里好人多。这一个个优秀的学雷锋事迹,一名名平民英雄的背后,是湖里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沃土。据悉,去年湖里区志愿者围绕文明城市创建主题,涌现了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志愿者12万余人。其中,平安志愿者近6万人,垃圾分类志愿者2万余人,其他各类志愿者4万余人。 阵地的打造,氛围的布置,一颗颗服务他人的热忱内心……追根溯源,是湖里区学雷锋志愿服务不忘初心,不断创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信仰,促使湖里区这一特区发祥地,这一改革开放的热土,正以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新形式,谱写为民新篇章。 |
相关阅读:
- [ 04-09]金安社区——我省仅此社区获得“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 [ 04-04]厦门金安社区:志愿服务,让社区充满人情味
- [ 03-08]厦门市金安社区探索“七字法” 让志愿服务精准化
- [ 03-07]“全国学雷锋示范点”金安社区 “四化并举”力推志愿服务
- [ 03-07]“全国学雷锋示范点”金安社区 “四化并举”力推志愿服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