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民情 > 正文

厦门市场需求大 业内人士呼吁出台临终关怀行业标准

2018-04-07 11:16:04罗子泓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一些老年社会服务中心开始为病患及其家属提供精神慰藉服务

医疗机构人士呼吁尽快出台临终关怀行业标准

  ▲义工轻轻握住老人的手。

  义工前往养老院陪伴老人。

  义工为老人带来欢笑。

厦门日报讯 (文/记者罗子泓 实习生施璐璐 通讯员张舒姗供图/厦门市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服务中心)当生命渐行渐远至尽头,人们应当如何怀抱尊严、充满平静地离开这个世界?临终关怀或许是重要的答案之一。

这是一个在厦门乃至福建地区,知晓率都不高的一个词语。临终关怀,让病人能在生命末期拥有家人、护理人员、医生、心理医生、社会志愿者等的陪伴和照料,并通过医疗、护理、心理支持等方式,适当减轻身体病痛和精神压力,完成心愿,不留遗憾,以较为平和的姿态与死亡达成“和解”。

据厦门市统计局数据,目前,厦门正处于老龄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而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也正在悄无声息地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因此,如何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如何减轻临终病人的病痛、家庭负担,提高其生存质量,都成了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时,临终关怀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现状1:专业机构相对匮乏

目前,临终关怀暂未被纳入我国基本医疗保健服务体系中,因此,对于部分癌症晚期病人来说,在家休养,由亲人陪伴和照料才是较为节约成本且符合观念的方法。

“在厦门乃至福建地区,专门从事临终关怀的机构相对匮乏。”厦门市湖里区霞辉老年社会服务中心运营总监郑华燕告诉记者,离开了专业医护人员的照料,病人家属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大,他们虽尽心尽力,却也时常面临“小事变麻烦”的尴尬。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乳腺外科护士长郭冬梅回忆道,曾有位癌症晚期老人选择回家休养,没想到换尿袋成了大问题。老人身材高大而且全身瘫痪,要安全地“搬”他下楼十分困难,就因这点事寻求120帮助,也不符合急救标准;此外,就算找到了能上门服务的人,尿袋这一医疗用品也不易购买。

据郭冬梅有关厦门地区临终关怀的调查结果显示,现如今,厦门市各公立医院都未开设临终关怀病房,现有病区也未开展临终关怀服务。而在港澳台地区,临终关怀模式已日趋成熟;大陆地区虽起步较晚,北京、上海等地已陆续建立了临终关怀医院或病房。

现状2 :病患及家属需要疏导

不仅是专业医疗护理,在思想层面上,临终病人以及家属也承受着同样的压力。病房里,病人因疼痛而不断呻吟,病床前,家属束手无策。“有些家属走出病房后,会在走廊里大口喘气,他们受不了那样压抑的感觉。病人也会因为家属不在身边而情绪激动,无法安静下来。”郭冬梅说。

在厦门市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服务中心主任许珩看来,让每一个人接纳死亡,是件相对困难的事。“只有周遭发生,或者真正遇上了,人们才会学着去面对。”许珩说,对于诸多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来说,临终关怀工作不单是心理上的支持和慰藉,还是一种“生命教育”——让更多人了解死亡,学会面对死亡,人生路上除了担心和逃避,还应有直面和接纳。

【特写】少了临终关怀是件特别遗憾的事

郭冬梅至今记得那个名叫燕子(化名)的母亲。“她是一对双胞胎脑瘫孩子的妈妈,患上了乳腺癌,住进来的时候,癌症已经扩散到脑部,眼睛也看不太清楚了。”郭冬梅说,每每进入病房,护士们总会轻呼燕子的名字,而她也会偏转脑袋,以微笑进行回应。

由于子女需要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家中长辈又因奔波照料而受伤住院,亲属们也各有各忙,大多时间,癌症晚期的燕子只是静静地待在病房里和病魔斗争着。眼看着善良坚强的燕子渐渐憔悴,护士们痛在心上。然而,作为忙碌于临床一线人员,她们只能竭尽所能地给予燕子医疗上的帮助和照顾,默默关怀惦记她,却很难抽出时间坐下来和她聊一聊,更无法给予她专业的心理抚慰和辅导。

约莫五年前,燕子离世了,年仅四十多岁。料理完后事后,燕子一向朴素的丈夫,换上一身西装来到病区,郑重地为医护人员鞠了三个躬。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郭冬梅不禁泪流满面,“她留下来的东西怎么处理,两个孩子怎么安置,要如何去面对人生的最后一刻,没有人能告诉她,没有全面、专业的临终关怀机构去帮助她。她在无助中离开了世界,对我来说,真的是件特别遗憾的事。”

【行动】社会服务中心提供精神慰藉

义工悉心照顾老人。

记者了解到,厦门虽缺乏专门全面的临终关怀机构,不过近年来,一些老年社会服务中心却也已经开始为临终老人及家属的精神慰藉工作而努力。

厦门市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服务中心:

用爱陪伴患者

三次中风后,年过八旬的老赵已虚弱得说不出话了。当他看见自己年轻时身着海军服的照片,看见自己英姿飒爽地和深爱的妻子拍下的结婚照时,还是激动地睁大了双眼,眼角微微湿润。

这是厦门十方缘义工袁晓霞在陪伴老人时所遇见的故事。每星期,机构义工们都会有组织地前往厦门部分养老院进行陪伴工作,而接受陪伴的人中,就有病重的老人。

“人走到最后,需要纯粹的爱与陪伴。”许珩说,人们常常以为卧床、昏睡的老人没有知觉,其实不然。许多次,当志愿者放起舒缓的音乐,并紧握老人的手时,他们的眼角会有泪水滑落。

在近乎未知的生命大门前,在不知如何画下休止符的时候,有人引领你回望过去,有人陪伴你面对未来,内心恐惧的声音或许也就不再那么的强烈。

湖里区霞辉老年社会服务中心:

关注病患家属

和老人的关系越紧密,在其弥留之际,亲属的心理调适工作也就越艰难。湖里区霞辉老年社会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除了上门为老人进行服务外,同样关注到了临终老人亲属的心理需求。

“医生,护理和社工上门后,会对老人的情况进行评估。如果情况不佳,志愿者便会选择合适的时机,给家属打‘预防针’。”郑华燕说,鼓励和肯定在这个时刻尤为重要。志愿者们在和临终病人家属的接触过程中,会尽可能多地鼓励他们勇敢表达爱,尽力去做想为老人做的事,不留遗憾。

“还有的亲属,会出于不舍的考虑,坚持给即将临终的老人打点滴。”郑华燕说,站在护理的角度来说,这可能会加速老人皮肤的浮肿,造成负担。此时,志愿者、护理等工作人员还会用科学的方法和家属进行解释、探讨,一方面,减轻老人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减轻家属心理上的痛苦。

【名词解释】

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并非治愈疗法,而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的病人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临终关怀服务对象为晚期病人及其家属,不论患者年龄和疾病类型,按照目前国际上的通行标准,在常规或现有的医疗条件下,如果病情出现不可逆转的恶化、没有治愈希望,并且病人的预期存活时间在6个月以内,即被视为晚期病人。

【建议】

制定相关政策标准

2016年,厦门市护理学会、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特邀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相聚厦门,开展首届海峡两岸临终关怀护理学习班;致力于厦门地区临终关怀研究的郭冬梅,也会在工作间隙,和伙伴们交流相关知识。郭冬梅在自己的调查报告中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尽快出台临终关怀行业标准,建立专门考核机制,保障服务质量;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重视临终关怀服务,投入资金建立和完善临终关怀病房及居家服务的硬件设施;培训医务人员、民众;医保支付涵盖临终关怀项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