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杈在整理记者献上的鲜花。 厦门日报讯(文/图记者廖闽玮)先烈雄风,永镇海疆――在这八个金色大字背后的坟冢之中,安放着革命先烈的遗骸。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消弭了战火炮声,换来了安宁幸福。 他们应该被铭记,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厦门日报》是裹着解放鹭岛的炮火硝烟创刊的,也是跟随着这座英雄城的发展轨线成长的。在这张报纸的内在基因里,始终流淌着英雄情义――有着奋斗的情怀、向上的激情,崇尚力量、礼敬军人,也热爱生活、追求和美。因此,在清明前夕,我们推出“雄风鹭城”这组特别策划,与市民一同缅怀英烈的在天之灵。 昨天,本报记者分作三路,探访了厦门的无名烈士墓地。我们知道,他们的名字虽无人知晓,但他们的功勋永垂不朽――英雄长眠,精神永存。 在翔安新圩镇古宅村,离古宅小学不远的山头上,有一座用砖石垒成的无名坟墓。离开主路,要走好几分钟的曲折土路才能到达。 在多年的风雨侵蚀下,这座坟墓已很难分辨外形,只有两棵亭亭如盖的芒果树守护着。每年清明,这里就热闹起来,村里老人会来,古宅小学的师生也会前来。昨天,记者带着一束鲜花,前往祭拜这位无名烈士,也从村民口中听到了淹没在历史烟尘中的故事。 七旬守墓人:自发守护烈士墓近50年 在烈士墓前,记者见到了72岁的黄水杈。他身材瘦弱,精神矍铄。古宅村党支部书记黄炳禄介绍说,黄水杈已义务看守无名烈士墓近50年,每年清明都会来这里打扫维护墓地。 “这位烈士牺牲时,我还只有两三岁,不记事。”黄水杈说:“但我知道他是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小时候还有老师带我们来这里扫墓。”长大后,家住烈士墓附近的黄水杈,就自发担起守墓的职责。 不一会,黄水杈和一名村老人协会成员,拿着锄头和镰刀,将烈士墓周围的杂草除了一遍。有时杂草不好除,他就放下镰刀,直接用手刨土挖掉杂草。记者献上的鲜花,也被他重新规整,细心摆放好。做完这一切,他才离开。 |
相关阅读:
- [ 04-03]永葆军人本色 500名自主择业退役军官自发祭扫烈士墓
- [ 04-03]清明将至 市民前往各烈士陵园和纪念碑瞻仰先烈
- [ 04-02]翔安区92580志愿者联盟清扫烈士陵园 祭拜革命先烈
- [ 10-01]厦门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 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 [ 08-01]祖孙三代为一句重托70年接力守护革命烈士墓园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