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翔安好所在 文明新风采> 风采展播 > 正文

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被取代 翔安大嶝移风易俗树新风

2018-03-29 22:58:00陈挺 来源: 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 夏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翔安区大嶝街道民俗活动大操大办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现场吴培鸿 摄

“我们这里好多怪现象都不见了。以前办一场‘家祭日’,花销少说也要一两万,现在呢,一切从简。”厦门翔安区大嶝街道田墘社区居民郑恩集感叹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以前老人生前攒钱给子女叮嘱其为自己办好身后事等现象,正悄然远去。

大嶝街道纪工委负责人表示,街道积极响应区里号召,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党风政风更加清新,民风更加淳朴,“结不起婚”“死不起人”的陋习渐行渐远,社会风气不断向上向善。

敲警钟:“关键日子”先提醒

走进翔安区浔窟社区党员老谢家里,只见他家放满了分发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的“油饭”“红蛋”,闽南最传统的弥月,让不大的院子里一片喜气洋洋,但和过去的大鱼大肉不同,现在的请客略显有些“简陋”“羞涩”。

“以前办个喜事丧事,单单请客都很愁人,现在政府倡导不大操大办婚丧喜庆,我们用简单的‘油饭’‘红蛋’向亲朋好友报喜,既省事不加重负担,又达到同乐的目的,挺好的,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老谢乐呵呵地说,“移风易俗,党和政府给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

“婚庆宴请中,不能讲排场、比阔气,不能影响正常的群众生活秩序。”街道办分管领导、纪工委副书记正对一名准新郎官进行谈话提醒。

据了解,2016年9月,翔安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婚丧喜庆事宜报备工作的通知》,率先将婚丧喜庆报备对象从处级以上干部扩大到科级干部及区属国企中层干部,并要求镇街对村(居)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进行谈话提醒,推动作风建设向基层延伸,以标杆作用全面引领清新质朴的社会风气。

大嶝街道严格落实谈话提醒制度,要求党员干部以尚俭戒奢、崇廉拒腐作为价值追求,带头移风易俗。2017年,通过谈话提醒,1名科级干部取消了“满月宴”,1名科级干部及4名社区干部按要求报备了结婚等喜庆事宜,截至目前未收到关于反映干部大操大办的举报件,大嶝街道纪工委工作人员表示。

废陋习:“关键少数”作表率

据悉,在推动移风易俗过程中,针对“家祭日”变相宴请的苗头,党员干部吃多喝多、容易破纪、守不住纪律底线的问题,大嶝街道在全区率先提出废除“家祭日”宴请活动。

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不请吃、不吃请,厉行勤俭节约,不给微腐败的滋生留有空间!当“废除‘家祭日’宴请陋习”的红纸倡议书一下发,就在大嶝街道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不少居民、干部都对新举措叫好。

田墘社区的党员干部率先表态,倡议书下发当天中午,田墘社区党员郑其赞取消原定的“家祭日”宴请活动;有的居民也高兴地说,“家祭日”节省下来的一两万正好给家人买保险;街道干部说,废除“家祭日”宴请,不仅给群众减轻了经济负担,也铲除了滋生“微腐败”的土壤。

随后,翔安区纪委将大嶝经验做法在全区进行推广,并及时宣传,积极引导村(居)主干主动治理大操大办等乱象,着力提升民风社风向上向善。

倡良俗:“社规民约”树新风

按照“弘扬文明风尚,抓好示范带头,形成鲜明导向”的思路,强力推进移风易俗,大嶝街道如今呈现出“动员广、形式活、载体新、影响大”的良好态势。

日前,大嶝街道党工委向辖区居民发出了《关于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倡议书》,引导党员干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节办、神事不办,带头移风易俗,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大家办白事也不铺张了,招待参加祭奠的亲朋好友就四菜一汤配馒头。”山头社区老人协会的代表说,在阳塘社区发起这一倡议后,山头社区不少居民家庭也纷纷效仿,不仅操办丧事的开支大大节省,也让社会风气越来越好。

在大嶝街道举办的民俗活动大操大办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上,社区两委干部、宗亲会、老人协会、红白理事会的乡贤们都被请来,做了再部署再动员,大家各抒己见,共同商议社规民约。

大嶝街道在尊重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帮助社区修订社规民约,规范婚丧喜庆、民俗活动办理流程、标准要求,并将推行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提升村(居)民素养、社区工作星级评定的重要内容来抓紧抓好。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大嶝街道党员干部表示,将秉承艰苦奋斗的“英雄三岛”精神,以身作则,同时发动群众力量齐抓共管,把移风易俗工作落实到实处,让优序良俗成为社会风气新常态。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