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天黑黑,欲落雨” 闽南气象民谚到底准不准?

2018-03-23 08:42:38林路然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一年两头春,豆子贵如金”

这条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但有时蛮准的,遵循天气统计学的“时间遥相关”

对于气象民谚,记者还请教了集美灌口镇双岭村的民谚达人陈福气。他说,去年的天气正符合“一年两头春,豆子贵如金”,庄稼地大半年陷入旱情,收成不好。而周学鸣认为,这句民谚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但可能遵循了天气统计学方法。

周学鸣说,天气统计学中有“时间遥相关”的说法,也就是天气具有时间规律性。譬如,厦门遇到超强台风的重要年份分别是1959年、1973年、1999年和2016年,相差都在20年左右。而在《厦门气象今昔》一书中也写了“二十七九,风雨到”这一民谚,根据历年农历的降水资料,在农历十二月的27日至29日,有降水的时段为352次,无降水为116次,降水准确率为75%;农历一至七月则达到86%。

陈福气还提到了一句民谚:“鸟窝做得低,台风来本地。”周学鸣解释,这被称为“物象”的预测方法,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相似的还有“蚂蚁搬家走,大雨就要到。”“大雨来前,天气闷热,蚂蚁能提前感知,想要搬家到高处,以躲避雨水。”周学鸣说。

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您有关于闽南天气谚语的珍贵记忆,欢迎告诉我们,与我们分享。

【链接】

有的民谚落后于时代

周学鸣记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熟记气象民谚是学习天气预报的一种重要手段。至今,他都能背出“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等。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一些气象民谚或不适用于当代,或被证实只是一段时间的经验总结,不具有科学性。

周学鸣举例,“六月一雷压九台,七月一雷九台来。”说的是农历六月打雷可以镇住台风,农历七月打雷则台风较频繁。但其实,台风的多少与赤道太平洋的海温以及大气环流有关,与打雷并无关联。因此,这句民谚已经落后于时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