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本网原创 > 正文

同安区获批筹建全国健身器材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2018-03-18 23:00:51韩超 颜敬伦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谢添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同安区获批筹建“全国健身器材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东南网3月18日厦门讯(文/韩超 图/颜敬伦 本网记者 刘玮)近日,同安区获批筹建“全国健身器材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这是同安区实施品牌战略、建设“质量强区”的又一喜人成果。

全国唯一的健身器材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据悉,“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创建,是国家质检总局落实“十二五”规划中“推动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加快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试点工作。目的在于培育一批特色显著,竞争力强的区域品牌。

品牌示范区的申报综合考察了区域的产业规范情况、品牌建设情况、质量信用情况、质量安全状况等。厦门市质监三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全国申报的单位有200余家,最终有50余家单位获批筹建,同安区与全国其余符合条件的省(区、市)‘PK’,最终,成为全国唯一的健身器材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荣誉具有唯一性与排他性,既肯定了同安区在健身器材产业具有显著行业标杆示范带动作用,又鼓舞同安区继续发展和打造自主品牌。

获批筹建之后,同安区正积极筹备相关材料,将力争通过专家审核验收后正式命名,全力将同安健身器材产业打造成为国内国际行业的“金字招牌”。

现如今,很多健身器材都是“同安造”

坚持创建自主品牌 “同安造”名声打响

事实上,同安是国内健身器材产业最早的聚集地、国内健身器材产业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更在2015年成为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健身器材质量安全示范区。此次脱颖而出,正源于同安区健身器材品质优、知名品牌多、自主创新能力强等独一无二的优势。

据了解,同安区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园区内企业立足中高端市场,坚持通过多年的攻坚克难抓技术抓创新。例如,厦门蒙发利电子有限公司已经获得500多项专利技术,如今已成为按摩器具领域的“领头羊”;厦门群鑫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拥有170余项世界各国专利……

同时,区域内有“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4家,5家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福建名牌产品5家5项。

如今全球10台跑步机中就有6台“厦门造”,而同安健身器材产业产值占全市健身产业产值的一半以上。截至去年底,同安区域健身器材行业企业(含配套企业)超90家,产值超过80亿元,成绩亮眼。

市质监三分局负责人认为,创建有利于进一步打造全区产业品牌和质量,提高市场影响力。“此前,部分健身器材生产企业为欧美一些知名品牌进行贴牌,受制约明显,而通过创建,将引导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增强品牌建设,有利于助推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形成虹吸效应,促进招商引资,最终振兴实体经济。”

释放政策红利 打造“品质同安”

除了引导和帮助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同安健身器材产业的华丽转身,离不开相关部门精准发力,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相关部门长期致力于整合资源,通过质量、创新、品牌“三轮驱动”,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当然,“品质同安”打造任重而道远。据介绍,下一步同安区将以创建为契机,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力争将同安区打造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健身器材产业创新示范中心。

具体来说,同安区将进一步优化产业配套服务。例如围绕产业集聚区建立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构建不同能级的现代物流圈、加强融资服务平台建设、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外交流平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针对性较强的对外交流合作活动,大力促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参与产业集聚区建设。

同时,同安区将进一步将引导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并进一步引导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依靠电子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等现代科技,开发新一代智慧健身器材,不断拓宽应用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

质量强区,品牌同安。同安区将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引,大力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发展战略,助推“同安制造”从产品自信走向品牌自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