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钟山派出所民警翟正刚自带“熊猫血” 热心救他人

2018-03-05 07:22  陈小斌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翟正刚正在参与无偿献血活动。

海西晨报讯 (记者 陈小斌 通讯员 厦公宣) 因向往部队生活,他毕业后应征入伍;从部队退伍后,他一次就考上公务员;每破获一次案件,都能让他兴奋好几天;他还是“熊猫血”携带者,坚持无偿献血救他人。他就是钟山派出所办案队民警翟正刚。

今年30岁的翟正刚,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因为爷爷和爸爸都是军人,所以他从小就向往部队生活。2011年从福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后,翟正刚应征入伍。“4年部队生活,让我强身健体、锻炼意志,也提升了自我修养。”翟正刚说。这一切,也为他加入警队打下了良好基础。

2015年,翟正刚正式退伍。考上公务员并加入警队,成了他的下一个目标。为此,翟正刚购买各类教材在家全封闭复习3个多月,终于在2016年考上公务员,并成功加入厦门警队。翟正刚喜欢在纪律部队里工作,而公安队伍正好是一支纪律部队,而且又能守护市民平安,正是他心之所向的职业。

如今,翟正刚已是钟山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从首次参与办案到熟能生巧,翟正刚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辖区平安。上手较快的他,加入钟山派出所5个月以来,已办理了20起刑事案件,其中成功移交检察院起诉8起。

特写

献“熊猫血”帮人渡难关

翟正刚有一个特别之处———自带罕见的“熊猫血”(O型RH阴性)。2009年,还在大三的翟正刚在参加学校组织的献血活动时,首次发现自己的血是O型RH阴性,属稀有血型。为能献血救人,他主动加入当地的“稀有血型之家”。

2010年初,正在上课的翟正刚接到血液中心的来电:晋江有一名“熊猫血”产妇产下婴儿,婴儿患上“重度Rh新生儿溶血症”,急需“熊猫血”续命。得知该情况后,翟正刚立即向老师请假,并骑了20多分钟的自行车赶往血液中心,献了400CC的“熊猫血”。

此后,翟正刚多次无偿献出“熊猫血”,包括在部队期间献过一次,以及去年12月1日在海沧公安分局组织下,到场献了400CC“熊猫血”。翟正刚表示,无论是自己的职业还是献血帮助他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守护他人平安,“如需要‘熊猫血’救急,我随叫随到!”

首次参与破案“人赃俱获”

每成功破获一次案件,翟正刚都能兴奋好几天。而加入警队后,他参与破获的第一起案件,是一起发生在石塘菜市场的扒窃案。

去年10月下旬,石塘菜市场内扒窃警情高发。为及时遏制此类警情,翟正刚和同事前往现场伏击守候。10月25日,一名中年男子来到石塘菜市场,并在市场里多次徘徊,寻找作案目标。约20分钟后,该男子靠近一名女子,迅速从其外套口袋里扒走一部iPhone手机。翟正刚和同事果断出击,当场将其控制,并从其身上查获被害人被扒窃的手机,由此挽回了被害人6000多元的损失。

嫌疑人落网后,办案队队长屠文涛手把手带着翟正刚办理这起扒窃案,先后经历了调取证据、询问证人、询问嫌疑人、立案等环节,并成功将其移送检察院起诉。“办理好一次案件的喜悦之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翟正刚笑着说。

非科班出身的翟正刚,本以为公安机关只负责抓人而已,自从加入警队才刷新了对公安机关工作的认识。经过一次次参与案件的侦查和办理,翟正刚深刻体会到民警办案之不易,“但是,只要能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我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安抚精神病人并送医

四天一值班,也是翟正刚的工作内容之一。值班期间,他要负责处理辖区内的各类突发警情,经常要半夜出警,甚至通宵处理多起警情。

去年11月1日凌晨1点,钟山村村民蔡某报警称,其患有精神病的儿子,扬言要将亲生父母杀死。正在值班的翟正刚在社区民警的带领下,立即赶往蔡某家中。

到达现场后,翟正刚了解到,蔡某儿子患有突发性精神病,有很强的暴力倾向。为避免其伤人,翟正刚先将蔡某儿子和他家人分开,并冒着危险安抚他的情绪。等蔡某儿子情绪逐渐稳定下来,翟正刚在充分获得其信任后,顺利将其送入仙岳医院接受治疗。

出完警从仙岳医院出来时,已是凌晨4点左右。翟正刚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派出所,碰巧辖区设卡现场又抓获一名危险驾驶的嫌疑人,翟正刚就马上给危险驾驶嫌疑人及同车人员做笔录;做完笔录时天已微亮,在和早上来打扫卫生的阿姨简单寒暄几句后,回到宿舍的翟正刚倒头就睡了过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