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本网原创 > 正文

集美区举办多场学雷锋活动 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2018-03-04 23:09:20李霖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谢添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志愿者传播文明乘车观念

小志愿者向游客传播志愿服务知识

东南网3月4日厦门讯(本网记者 李霖)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5年来,雷锋精神像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飘扬在人们心中。在集美,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传承嘉庚精神和雷锋精神,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为迎接第55个“学雷锋日”,集美•诚毅志愿者联盟及各镇街、社区举办多场志愿服务活动,践行雷锋精神,营造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

“红马甲”点亮旅途

“请问你是要去岛内还是去厦门北?”“请在黄线内排队候车”“请不要在电梯口长时间逗留”。4日上午,在地铁一号线集美学村站,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分布在车站的各个角落,用志愿服务为旅途中的人们带来了别样温暖。

原来,集美•诚毅志愿者联盟携手集美街道举办的“志愿新集美 文明地铁行”志愿服务活动在这里开展,得到了来自集美大学、曾营小学、杏林检验检疫局的30多名志愿者参与。

“我们站游客较多,志愿者的形象从一定程度上就是代表了集美的形象。”集美学村站站长方熊表示,学村站平时客流量较大,但站内工作人员有限,志愿者在景点问询、交通接驳、自助售票、秩序维持等方面提供了很大帮助。

来自纺织社区的林女士告诉记者,此次志愿活动是陪孩子一起参加,“我平时工作忙,希望能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他知道世界充满爱。”

家长负责站内服务,孩子们则在入口处分发《志愿服务条例》,让更多人了解志愿者,加入志愿者。曾营小学五年级的林子骞已经是经验丰富的小志愿者,同时也是一位小小雷锋迷,“雷锋叔叔无论严寒酷暑,风吹日晒,都帮助他人,不求回报,坚持为人民服务。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盛夏之光”青苗志愿者为老人带去欢乐 周晓娟 摄

雷锋精神代代传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3日,一场以“志愿学雷锋,共建新联盟”的红色主题教育服务活动在集美•诚毅志愿者联盟阵地开展。雷锋事迹影片,让不少志愿者潸然泪下;志愿服务知识与红歌比拼,又让志愿者们热血澎湃。

多年来,雷锋精神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长,更成为志愿者们不朽的精神向导。“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4日,盛光社区养老院传来“盛夏之光”青苗志愿者稚嫩却不失坚定的歌声,老人们也不禁合着拍子唱起了这首歌。

重温雷锋事迹,学习雷锋精神。在社区老党员的带领下,小志愿者们献上精彩的节目,倾听峥嵘岁月的故事,为养老院的老人们带去了欢声笑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雷锋精神。

与此同时,三秀社区书院“向雷锋致敬——新时代新雷锋”活动也火热开展。活动联合厦门市美丽心灵志愿者团队,以大手拉小手的形式,分享志愿体会,教授志愿服务经验。新老志愿者欢聚一堂,传递雷锋精神的精髓,也让小志愿者懂得当今时代的志愿服务如何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可雷锋的奉献精神却从未改变,这种精神一直浸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三秀社区书院社工表示。

记者手记

志愿者让雷锋精神更加具体

“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曾经让懵懂的我们脑海中闪现一幅幅雷锋助人时的画面。

学雷锋,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在集美,每周都有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开展,敬老、助残、扶贫、帮困、讲文明、教礼仪、送文化、环保宣传,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一句简单的关怀,一双帮扶的手……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河,志愿者用行动感染身边的人,让嘉庚故里文明花朵遍地开放。

55年过去了,那个一股脑子想着“为人民服务”的青年还是22岁时的模样,他的精神也一直没有老去,在全国的各个角落,许许多多的志愿者用行动传承着雷锋精神,为雷锋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涵。雷锋的形象和精神也越来越具体,越来越鲜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