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文/图 记者 林路然)在翔安内官社区的陈氏家庙,32个灯瓯排列,去年生男孩或是娶亲的家庭都拿出一个灯瓯祭祖,十几只鸭、几大块猪肉甚至一整只羊垒放在盆中,用鲜花、灯笼和榕树枝叶加以点缀——这是村庄延续了500多年的元宵节习俗“点灯瓯”,既酝酿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更寄托开枝散叶,子孙兴旺的美好愿景。 在村民陈顺成家里,元宵节的准备几天前就开始了,他去年添了男孙,是点灯瓯的人家之一。这是今年56岁的陈顺成人生第4次做灯瓯——结婚、生儿、儿子结婚、添男孙。陈顺成特意找农户买了一只50斤左右的公羊、七八只鸭子。昨天凌晨4时不到,羊就被宰好,鸭子过水煮熟,接着就是扎灯瓯。盆里放好米,插上80厘米的竹竿,用绳子将羊的四肢与鸭子固定在竹竿上。在儿子和侄儿的帮衬下,陈顺成1个小时就完成灯瓯的主体内容。 早上9时,重达七八十斤的灯瓯被抬进祠堂,绕祠堂一周。众人点香祭祖,再将灯瓯放上供桌。供桌上,一个个灯瓯千姿百态,有的写着“旺”字,有的花团锦簇,仿佛一次祭品选美大赛。唯一相同的是灯瓯旁点起的灯,“灯火意味着家庭和睦,子孙绵延。”负责主持操办仪式的内官社区老人会会长陈桢祥说。 祭祖仪式结束后,灯瓯被送回家中。元宵节晚上,盆内的米、羊、鸭都将拿来宴请亲朋。陈顺成说,如今的灯瓯比以前“豪华”多了,但那份承载着全家人对祖先、对家族观念的敬意依旧。 |
相关阅读:
- [ 03-03]厦门翔安多彩民俗闹元宵 寄托新年美好愿望
- [ 03-02]翔安区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迎新春”广场健身腰鼓比赛
- [ 03-02]翔安特别推出元宵灯光展 别错过
- [ 03-01]举报有奖!翔安严打十类黑恶势力
- [ 03-01]翔安区图书馆打造“我的图书馆” 拿到全国创新奖
- [ 03-01]翔安大嶝岛青年用自家新房打造公益图书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