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集美区开发便民举措 推动垃圾分类常态化

2018-02-28 08:15:03应洁林桂桢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碧海蓝天小区,志愿者宣传垃圾分类。

  社区小朋友变身垃圾分类志愿者。

厦门日报讯(记者 应洁林桂桢通讯员刘德英图/厦门市天下集美文广传媒有限公司提供)邀请居民担任垃圾分类督导员、设置闽南话版的垃圾分类智能引导、开发垃圾分类手机App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在集美,垃圾分类工作正在全面开展,在推广标准化分类方法和流程的前提下,该区还“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小区、村庄的情况开发特色便民举措。

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集美区垃圾分类已覆盖57个建成小区和7个行政村,相当于全区56.4%建成区及三分之一行政村都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完成市里下达的目标任务。根据要求,到2018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区将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为了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效和质量,最近,集美区委书记李钦辉专门带队走访多个小区,以“蹲点调研”的方式实地了解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的进展情况,并请来社区居民、义工代表现场座谈,请他们帮忙提意见、给建议。

倾听居民意见 提高参与率解决实际问题

“居民反映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一天全区产生的垃圾量是多少,每天转运几次,有没有存在混运情况?”上周六,李钦辉率队走进银亭社区碧海蓝天小区、锦鹤社区聚镇小区、宁宝社区宁宝世家小区,实地调研各小区垃圾分类的工作进展。

每到一处,李钦辉都与垃圾分类工作督导员、社区居民攀谈,详细了解垃圾分类推行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并与社区工作者、物业负责人、各镇街负责人以及区建设局、区行政执法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交流意见。

在碧海蓝天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配备统一的服装以及口罩等防护措施。居民徐若梅提出建议:“这种做法应该在全区推广。”这一建议得到李钦辉的肯定。

在位于杏林街道老城区的宁宝社区,垃圾分类已渐渐变成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和每个居民的习惯。据了解,宁宝社区居委会专门聘请12名居民担任垃圾分类督导员,组建垃圾分类指导员和志愿者队伍,让垃圾分类工作更规范有序。

“结合大家的生活作息习惯,我们将生活垃圾投放、收集时间设置在早7点到9点,晚6点到8点两个时段,更好地方便居民住户。”宁宝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为了增强居民垃圾分类的准确率,除了加强宣传教育以外,各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保洁人员和垃圾分类督导员也都担负起宣传、指导的职责,及时提醒居民正确投放垃圾。

据悉,目前宁宝世家小区的日产厨余垃圾总量在1100公斤左右,其他垃圾总量在1400公斤左右。经过全体居民的配合和努力,小区的垃圾分类有序推进,不仅让居住环境更为干净,也大大减轻环卫人员二次分拣的工作量。

定期监督考评 促进垃圾分类制度化

施行垃圾分类减量,是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具体行动,也是厦门提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高颜值生态花园城市的具体措施。此次集美区委书记带头“蹲点调研”,表明集美区对持续推动垃圾分类的重视和决心,并且突出“问题导向”和“居民参与”,充分结合各小区的实际情况,下大力气破解实际问题,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向基层覆盖,切实提高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准确率。

去年来,集美区进一步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工作机制,分别设立了区级的垃圾分类管理中心和各镇街的生活垃圾分类专门机构,并且建立了“台账制”。每周,各镇街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小区进行数据汇总并报送至区级中心,实现了对全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动态监管。

集美区还定期对照市、区考评标准对各镇街、机关单位、农贸市场、公园等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各单位的年度绩效成绩。每月,区垃分中心考评小组联合区考评委、各镇街垃圾分类办公室、城管中队,对辖区各物业小区、餐饮店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联合检查。

不久前,考评小组在督导检查时发现,个别小区仍有一些居民图方便而乱投放垃圾,物业小区责任人管理也不到位。为此,集美开出了岛外首张垃圾分类责令整改通知书。

“垃圾分类要完成‘三到位’,即宣传要到位、督导要到位、硬件设施到位,硬件设施包括室内桶、室内袋、转运车等,物业小区的物业公司也要配合这方面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诸如此类“细水长流”的日常监管和考评,有助于推动集美垃圾分类执法进一步常态化、制度化,形成“比学赶超”良性格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