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亚海面线糊上《舌尖3》 节后开门生意挺火爆

2018-02-26 15:38  王绍亮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店老板黄双海动作娴熟,盛一碗面线糊约15秒。

  广州游客杨先生夫妇吃完还拍照留念。

厦门晚报讯(记者王绍亮实习生陈红通讯员危婧璟)昨天一早,休息了十天的亚海面线糊开门营业,顾客比春节前多了一半。因为正月初六在央视《舌尖3》亮相,一下子让这个快30年的小店火了,成为在厦门吃面线糊的招牌。

当天的节目中,厦门美食面线糊、同安封肉、沙茶焖牛肉等,让一些观众垂涎欲滴。

节后第一天生意火爆

游客“闻着香味进来”

亚海面线糊的店面位于厦港街道民族路,店铺面积不大,招牌也不显眼,甚至有些简陋,要是看得不仔细,很容易就走过了头。可尽管如此,却丝毫不影响它的人气。

昨天上午8点,记者赶到现场时,店铺内已是座无虚席,门口还有三五个人在排队。店老板黄双海忙个不停,将面线糊盛入碗中,根据顾客的需求再将大肠、瘦肉或卤蛋等配料剪碎加入碗中,最后撒上葱花和胡椒粉调味,一碗热腾腾又美味的面线糊就送到了顾客面前。

记者算了一下,黄双海动作很娴熟,盛好一碗面线糊需要约15秒。可这一碗刚盛好,又有新的顾客来了,以致门口一直排着三五个人的队伍,长达一个多钟头。

“今天刚营业,人太多,完全忙不过来。”黄双海一边为客人盛面线糊一边说。不仅有熟悉的老顾客,还有一些陌生的市民和游客看了《舌尖3》,特意赶来品尝。

家住会展中心一带的陈女士说,前天看到这家店上了央视,就和3个朋友开车过来品尝,感觉味道真不错。

“我是闻着香味进来的。”广州游客杨先生说,他和夫人一早准备去演武大桥观景平台游玩,走到这里看到有人排队吃面线糊,就跟着一起吃了,才得知店主上了《舌尖3》。

杨先生说,面线糊的面很细,很软,有点像扬州名小吃文丝豆腐,这趟厦门之行很有口福。

清晨4点就开始忙碌

6点开门不到10点即卖完

在闽南,祝寿贺喜要带面线,亲友送行吃太平面线,家中待客吃猪脚面线,如果办酒席或者孩子满月,头道菜更是用面线,代表福寿绵长。

黄双海祖籍泉州惠安,从小就生活在厦门沙坡尾,这家店也是祖上传给他的。黄双海说,最开始店面不叫“亚海”,叫作“风味小吃店”,在沙坡尾改造时才更名为“亚海面线糊”。

1989年,黄双海所在的工厂经营状况不善,他就开始到店里做面线糊、咸粥、花生汤。1996年,黄双海夫妻从母亲手里接手这家小店。直到如今,已经快30年了。

黄双海说,每天凌晨4点,他都会准时起床,开始做一些辅料,卤大肠、卤蛋、鸭腿、瘦肉和煎蛋等,还要精心熬制做面线糊的汤料,差不多忙1.5小时就可以做出面线糊来了。早晨6点开门营业,不到10点就卖完了,中午和晚上不营业。“我做的是古早味,传统小吃,二三十年了还是那种味道。”

黄双海说,去年9月,《舌尖3》剧组到他店里拍摄,跟他说是春节期间播出。正月初六,一家人坐在一起观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三集,沙坡尾、八市等场景强势入镜,看到亚海面线糊的镜头时,全家人非常激动,很开心,还有不少亲朋打来电话祝贺。

黄双海说,虽然每天起早贪黑很辛苦,可他打算继续做下去。今后还想把手艺传给女儿,让沙坡尾这一古早味能传承下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