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控制中心值班的工作人员正在查看夜景灯光。
巡查人员在查找故障。
厦门晚报讯( 文/记者江雨丰 陈鹏程 王绍亮 图/陈立新)傍晚6点,华灯初上。仿佛给夜厦门穿上了一件漂亮的外衣,华美璀璨。当大多数的人们忙碌一天回到家中,有这么一群人却开启了繁忙的工作。他们就是厦门最美夜景的守护者――市夜景照明集中控制中心工作人员。
巡查员
熟记每一盏灯的位置 保证所有的灯都要亮
海关大厦的“帆船”、观音山商务楼的“海豚”和海沧的“水墨画”,只要有一盏灯不亮,就会被发现。拥有“火眼金睛”的就是厦门市夜景照明集中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前天晚上,记者跟随一路夜景守护者“巡视”。
晚上6点,朱智煌和同事戚保龙、陈宝顺坐上车,开始他们每天必经的“行程”――从会展中心到高崎机场,从筼筜湖畔到五缘湾,从海沧大桥到集美、翔安……所有的路段他们都烂熟于心,每条街道沿线哪一栋楼有夜景工程,是什么图案,哪些地方需要亮灯,都是他们必须熟记的“功课”。
“前期都会发给我们分布地图,标注清楚几号楼,这样可以方便我们汇报具体出故障的楼盘和位置。”朱智煌说,下午5点开始到亮灯地点,6点开始排查亮灯情况,每天五组同时巡逻,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在工作群中汇报,相关问题反馈给登记方,第二天再巡逻一次并及时维修。
完成这项任务,不仅需要有“最强大脑”一样的记忆力,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好脾气。出现问题的多数是电路或灯具,需要进入写字楼或居民楼查看,如果物业工作人员有抱怨或不理解,朱智煌和同事们都要耐心解释。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他们都得到现场检查、维修,保证所有灯都亮起来。
监控员
90个摄像头覆盖全市,模糊动画中找异常
厦门市夜景照明集中控制中心位于建设大厦四楼,前天晚上值班的是谢文杰和黄文超,他们坐在监控台前,通过电脑连接球形摄像头,查看各处灯光是否运作正常。
监控摄像头有90个,基本能覆盖我市各处有夜景工程的地方。他们的工作便是通过这90个能360度转动的摄像头,观察各处夜景是否有故障,例如颜色与平常有什么不同,具有动画效果的高楼及楼群的动画是否保持同步等,一旦发现某处夜景存在故障,他们就会联系前方的巡查员,现场排查观察。如果需要调整,他们还要与现场工作人员配合,调整灯光的亮度等细节。
没多久,谢文杰发现鹭江道远洋大厦东侧一处红色投光灯与其他几面的白色投光灯不一致,连忙通知分管该片区的前线巡查员,并与物业联系,查明原因才松了一口气。处理完这个问题,摄像头又转到了观音山写字楼群方向,楼群的动画效果在摄像头传回来的屏幕上稍显模糊,值班人员要在这模糊的画面中观察动画是否同步。
记者体验
盯着屏幕半分钟吃不消,他们一看半小时
据说,90个摄像头看下来,大约需要半小时。记者盯着屏幕上的动画看了不到半分钟,就觉得眼睛吃不消了。谢文杰笑着说:“你才刚开始看,肯定会不习惯。像我们这样看得多了,实在受不了稍微休息下就好了。”
记者现场领略了他们的“火眼金睛”。经过察看,值班人员果然发现了动画中的异常之处,立刻联系前方巡查员,最终在楼宇168条灯带里找到了出故障的灯带。随后,谢文杰打开控制系统,寻找灯带上可能发生故障的点位,与前方及工程师探讨解决办法。经过几次调试,确认故障可能涉及安装环节,需要厂家配合,于是将故障点记录下来,准备第二天再检修。
“守护好厦门最美夜景,是我们的责任。”黄文杰说,这是他们一周内第4次值班,每次值班都要忙到晚上近11点才能下班。说起家人,他有些愧疚。他说,女儿已经一周岁五个月了,平时陪伴她的时间少得可怜,今年春节他又不能回南安老家了,从除夕到正月初三都得值班。
解密
全国规模最大夜景控制平台
记者从市建设局了解到,于2017年建成投用的厦门市夜景照明集中控制中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夜景集中控制平台。
这个平台的特点是:覆盖广,除了同安区,已覆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和翔安以及四桥一隧等重点片区的夜景照明设施;体量大,控制1593个夜景工程载体,这个载体可以是一座桥、一栋建筑、一个山体、一条绿化带或一处街心公园;时效性强,设定夜景工程的亮灯时间,实现自动亮、关灯,还设有4G专网和光纤传输,实行实时控制,可以根据需求实时开启或关闭夜景工程。
此外,市夜景照明集中控制中心还有大数据分析的功能,通过对亮灯故障率和维保情况的统计,对运行中发生的故障、原因及能耗等,进行数据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