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宗满意)金融机构纷纷进驻、一年10家企业上市、率先成为十大千亿产值产业链之一、私募基金和产业基金均居全国前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不断提升,金融改革创新精彩纷呈。
数据显示,厦门市现有银行、证券、保险金融机构238家,金融业总资产达1.8万亿元,基本形成行业配套发展、功能完备、运行稳健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业率先成为千亿产值产业链之一
去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491.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11.3%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金融系统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做好金融风险防控,生活金融改革创新,积极推进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金融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去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491.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11.3%,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了20.4%,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5年,厦门金融业就率先成为我市三条产值突破千亿元的产业链之一。
厦门市上市公司数量全省第一
2012年以来,我市新增境内上市公司20家。其中,去年厦门市就有10家企业首发上市。截至目前,厦门市境内上市公司达到48家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厦门企业也越来越多地通过上市和发债等方式进行融资,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从2012年的15%提高到了2016年的24%。
同时,厦门市企业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体系基本形成,厦门企业首发上市,数量创历年新高。截至目前,厦门市境内上市公司达到4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74家,数量均为全省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市共有私募基金管理公司327家,管理基金613只,管理规模603亿元,位居全国前十。厦门市产业引导基金共设立了20只产业子基金,总规模214.1亿元,也跻身全国十强。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
去年,厦门市新增贷款小微企业1.25万户,贷款余额2061.4亿元,申贷获得率94.9%
近年来,随着我市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金融服务功能实现了新提升,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知识产权金融业务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厦门先后出台“十三五”金融业发展专项规划等一系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其中,我市建立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推动定期举办政银企对接会,去年直接促成产融对接项目总规模15.8亿元。试点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实施“税银互动”等业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去年,厦门市新增贷款小微企业1.25万户,贷款余额2061.4亿元,申贷获得率94.9%。2017年底,全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7%,为全省九地市最低。
多年来,厦门市保险业也充分发挥经济的“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去年,厦门市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00.33亿元,提供各类风险保障10.98万亿元,赔偿给付71.69亿元。
两岸金融中心影响力更强
厦门市率先启动厦门跨海峡人民币结算代理清算群、对台人民币现钞调运、对台跨境人民币贷款等业务试点
近年来,随着区域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影响力更强。
2012年以来,厦门市新增圆信永丰基金管理公司、厦门金融租赁、同安农银等5家法人金融机构,台湾第一银行厦门分行等30家区域性分支机构,以及农业银行两岸人民币清算中心等15家总行职能业务中心,外资和台资金融机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厦门市积极推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与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试验有效联动,率先启动了厦门跨海峡人民币结算代理清算群、对台人民币现钞调运、对台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国集团公司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业务试点,初步建成集两岸人民币跨境双向融资、清算、现钞调运与反假币为一体的两岸货币业务合作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