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眼科中心医生开展相关讲座,普及圆锥角膜防治知识。
厦门晚报讯(记者江雨丰通讯员王正新)每年寒假期间,厦门眼科中心都会接诊不少学生患者。其中,部分学生出现了近视、散光的情况,但戴眼镜后矫正效果不佳。医生检查后发现,导致他们视力下降的“元凶”是圆锥角膜。
为了让更多市民了解圆锥角膜,该院圆锥角膜俱乐部将于2月3日下午开展圆锥角膜知识讲座及公益筛查活动。
早期症状不明显易漏诊
任其发展可能导致失明
厦门眼科中心眼表及角膜病专科主任吴护平教授说,圆锥角膜是一种常见眼病,以角膜扩张、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为特征。
据统计,圆锥角膜多发生于10岁至25岁的青少年,其主要表现为视力进行性下降,但早期症状不明显,视力可以通过框架眼镜矫正,导致很多患者误以为只是单纯的近视加深,因此容易被漏诊,发现时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导致视力不可逆性损害,最终可能导致角膜穿孔,甚至失明。散光度数较大、近视度数进展加快的青少年,最好进行筛查,确认有无圆锥角膜。
部分患者带致病基因
筛查确认可及时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圆锥角膜是由环境和基因因素共同导致,有的患者虽然带有致病基因,但未到发病期,也没有任何症状。圆锥角膜像“隐形杀手”一样潜伏着,逐渐伤害眼睛。通过基因筛查,可以发现基因缺陷类型,让“隐形杀手”现形。
未确诊的患者通过筛查,可以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延缓圆锥角膜的发展,并防治并发症。对于已确诊的患者,通过筛查也有利于防止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吴护平说,家族多人患病的,基因筛查显得尤其必要。厦门眼科中心眼表及角膜科室近期将开展“圆锥角膜基因筛查”,可便捷高效地筛查致病基因。
不同阶段有不同疗法
晚期可进行角膜移植
圆锥角膜发病缓慢,一般双眼先后发病,部分患者发病急剧,会出现突发视物不见、重影等。该病一般有潜伏期、初期、完成期、瘢痕期四期,阶段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
吴护平介绍,近年来,厦门眼科中心开展的角膜交联疗法,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以圆锥角膜为代表的角膜扩张疾病的标准治疗之一。而角膜移植是治疗晚期圆锥角膜的最终途径。依托全国知名眼库丰富的角膜供体优势,以及国际上主流的飞秒角膜移植设备,厦门眼科中心凭借“量身定制”的手术方式,已帮助数名角膜盲患者重见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