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者 穿行上千个乡村“抢”回500余件文物 许多来到同安孔庙的人总会惊叹,一个县级博物馆竟藏有500余件石雕碑刻。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是一段同安的历史,事关厦门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也许一次台风天的侵袭,一次推土机的碾压,一次不法分子的洗劫,都会令它们灰飞烟灭,是颜立水把散落在田间地头的它们一个个运到孔庙附近,稳妥地保护着。 然而,抢救之路何其难。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颜立水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大同安县城的1000余个乡村里,莲花山太高,他徒手攀爬,大嶝岛太远,他乘船渡海。身处山野,渴了,他喝军用水壶里的凉开水,饿了,他有时拿马蹄酥充饥,有时找牧童施舍点地瓜汤喝。 可颜立水的心里只有文物,眼里看不见这些困难——蹚水时,他踏过垫脚石,不忘用手摸摸石板底部,那就是一块碑刻;过河时,他留意到洗衣的农妇边上有个石雕不寻常,那就是一块石经幢部件;就连上厕所,他也随身带着钢尺,说不定砌墙用的石块就是从某个古迹搬运来的建桥石碑或练武的义勇石,他一量心里就有数。 有一晚,颜立水听老人说起,莲花银洋的铜钵岩附近有三尊宋代石佛和“鬼仔洞”。颜立水知道,这是县志里没有记载的。第二天,他按老人嘱咐,口衔草叶进洞。“这是宋代开禧元年的文物!”就在看到碑文的那刻,他张口惊叫,草叶掉落在地。可他顾不上草叶,立即记录下文物的详细信息,而这竟也成为这三尊石佛最后的记录――后来,石佛被盗,人们只能借助颜立水的记录追忆仿制。 回忆起那段时光,颜立水说,他和同事总算摸清了同安这座千年古县的“家底”。随后,在他的带领下,五十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被先后公布,一批岌岌可危的古建筑得以修缮,多项流传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收集整理,是他让同安的历史更加有迹可循,让同安的过去与现在紧紧相连。 寻根人 在金门出版五本专著 帮上百位台胞侨胞寻根 从1995年起,颜立水跨海投稿《金门日报》,是首位在金门投稿的大陆人。1998年,金门县政府更为他出版了《金门与同安》专著,他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位在金门出书的大陆人。2006年,颜立水与金门采风文化发展协会荣誉理事长黄振良合著《先贤行迹采风》,这是“两门”地方文史工作者合作的第一本书。截至目前,金门县政府已经出资为他出版了5本专著,他让金门人看到一个个文史古迹力证下绵密的金同情缘。 颜立水说,这一切得益于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那次文物普查。尽管这在颜立水看来是“无心之举”,却收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而正是这些资料,让同安的文史研究站在更为宽阔的视野下――同安不仅与海峡对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与世界有着紧密的勾连。 今天,当越来越多漂泊在外的游子带着割舍不断的血缘,依着魂牵梦绕的念想寻根问祖时,这些资料也成为破解家族图谱中一块不可或缺的拼图。同时,血缘的维系联结也让这些资料“活”起来,让文物古迹焕发生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位新加坡客人带着族谱找到颜立水,族谱上分明写着:“泉州府同安县十八都龙门保积善里鼎美乡后柯社兴理公派下”。这位客人就是柯宗元,是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夫人柯玉芝的侄儿。经过调查,颜立水带着柯宗元来到鼎美后柯社,寻至柯氏祠堂“一经堂”,一核对两地的族谱谱系,很快就确认了宗亲关系。 只要依据一个旧地名、一份旧族谱,甚至是父亲、祖父的名字,颜立水常常就能找到线索。有人开玩笑说,找老颜,比百度还快速准确。数十年间,至少有上百名台胞、侨胞在他的协助下找到祖居地。“我就是将心比心,急人所急,看到海外的游子在故土寻到亲人,这是多好的事!”颜立水说。 |
相关阅读:
- [ 12-27]百年古厝翻修挖出“八卦阵” 文史专家称“第一次听说”
- [ 11-20]文史专家进社区 宣讲十九大精神
- [ 08-11]福建省文史、理工类高职(专科)批今日投档
- [ 07-29]文史理工类本二批常规志愿昨日投档 厦几所高校表现不俗
- [ 07-24]文史和理工类本二批志愿填报明天18时截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