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到舌尖”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在翔安区马巷镇的如意情白金针菇自动化生产车间里,一个个装满金针菇的菌瓶在全自动化生产线上和工人们手中有条不紊地来回传递着。一个1400ml的菌瓶从原料搅拌开始,经历了装瓶、灭菌、接种、培育、烧菌、出菇等一系列流程后,在全智能化设备的精准控制下,30多天后,每个菌瓶能收成400多克金针菇。在这个全国最大的金针菇生产基地内,每天有超过20万瓶金针菇销往全国各地。 食用菌工业化培养,仅仅是如意情集团产业版图的冰山一角。这家成立24年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已建立起蔬菜种苗工厂化生产、新特优果蔬种植与加工、食用菌工业化培养、生鲜净菜配送、大型商超品牌专柜销售和智慧型农业科普观光生态园等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成功构建了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凭借旗下的蔬菜种苗、净菜、冷冻干燥果蔬、腌制果蔬、金针菇、梅子、调理食品、如意葵酒等八大类百余个品种,如意情也成为消费者熟知并认可的农业品牌。 挂上“身份档案” 实现全程质量管控 如意情的成功,是厦门在打造农业品牌方面极具代表性的一个成功案例。在元初、大润发、天虹等超市的生鲜蔬菜货架上挑选一包蔬菜,用手机扫一扫蔬菜外包装上的二维码,它们的“身份档案”便一目了然――从播种开始,农产品在施肥、打药、灌溉、采收、农残检测、销售过程中的信息被全程记录在案,短短一两分钟,消费者便掌握了农产品的所有“身份”信息。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手段,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管理,将农业投入品使用、农产品生产记录、农产品销售和农产品监管等各个环节全部纳入系统平台,并引入产地合格证明和企业诚信等级评定机制,实现对种植业产品从生产源头到产品上市前的全程质量管理控制,这就是我市农业部门正在全力打造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为快速扩大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覆盖面,近年来,我市还将“三品一标”获证企业和省、市两级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部纳入了追溯系统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3家企业与合作社开通了可追溯系统。上市农产品有标识、问题农产品可溯源、产品流向可追踪、质量信息可查询,不仅有利于政府部门展开监管,使农产品监管工作从终端管控转变为源头治理,更让消费者真正能够“买得明白,吃得放心”,从结果来看,这也与厦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目标形成了充分统一。 农业标准化生产不仅是现代农业的成功基石,更是从源头上遏制“餐桌污染”的一剂良方。为推进全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厦门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不断出台惠农政策,持续推进农业基础设施、“三品一标”基地和农业“五新”成果应用示范点等农业标准化工程建设。 【数据】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44家 截至目前,厦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4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44家,含省级32家,国家级1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2个,福建省著名商标27个,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以上示范社73家,其中含省级24家,国家级4家。合作社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8个。 “三品一标”认证产品 76个 全市共有“三品一标”认证产品76个,其中种植业产品74个,畜牧类2个。76个产品中,无公害农产品47个,绿色食品27个,有机食品2个。其中:同安区“三品一标”产品共26个,无公害农产品18个,绿色食品6个,有机食品2个;翔安区“三品一标”产品共27个,无公害农产品15个,绿色食品12个;集美区“三品一标”产品共19个,无公害农产品12个,绿色食品7个;海沧区无公害农产品2个;思明区与湖里区绿色食品各1个。 |
相关阅读:
- [ 12-05]杨桃长在树干上且硕果累累 市民惊奇专家称正常
- [ 10-03]厦门人才政策红利凸显 创新创业平台效应显现硕果累累
- [ 09-09]投洽会首日厦门团硕果累累 现场共签约23个项目
- [ 05-24]集美:人文气息浓厚 文艺硕果累累
- [ 08-18]厦门建行:跨境人民币业务硕果累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