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林宇才,1948年出生,福建厦门人,厦门日报社印务中心退休员工
林宇才(左)于1968年拍摄的照片。
厦门晚报讯(文/图 记者 戴懿)“北京的第一条地铁,厦门当时有千余人参加建设,我就是其中之一。”1月3日,本报《老年周报》刊登的报道《我国第一条地铁是如何诞生的》,勾起了本报读者林宇才的回忆。他拨打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讲述当年参加地铁建设的故事。他说,他是参加全国首条地铁北京地铁建设的铁道兵,虽然厦门地铁没有比其他地区建得早,但厦门人很早就参加其他地区的地铁建设,这让他很自豪。
村里40多人应征
最终仅6人入伍
林宇才今年70岁,头发花白,对50年前的事记忆犹新。1968年,20岁的林宇才应征铁道兵入伍,经过三个月军训,他和战友们前往北京。林宇才说:“当时能入伍是特别光荣的事,村里40多人报名,最后只有6个人体检合格。”
从南方到北方,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差异都很大,都需要慢慢适应。北方气候干燥,不少南方人刚到时都流鼻血了,不过林宇才没有。北方人喜欢吃窝窝头等面制品,南方人喜欢吃米饭,林宇才说:“司务长尽力满足我们的需求,米饭作为主食的比例增加到1/3。”
因为修地铁是体力活,所以铁道兵的伙食条件比普通部队高一些。林宇才说,当时普通部队一个月伙食费是4毛5分,每人46斤粮食;他们一个月伙食费有6毛5分,粮食有51斤。
当时修地铁得先挖路
不像现在直接“钻洞”
地铁施工24小时不停歇,铁道兵需要三班倒,除非下大雨、下雪才停工。林宇才说,当时从厦门去北京参加铁路建设的有1200多人,但入伍后都分开了,他所在的连队只有五六个厦门人。
林宇才所在的班负责北京地铁石景山段工程。他回忆,当时挖地铁得先把路挖开,修好了再把路填起来,不像现在可以直接在地下打洞。他们主要负责搬运石头等,对技术了解不多。但有个工程师住在他们班,工程师有空时就会和他们说说地铁建设的故事。
林宇才透露了一些地铁建设的细节:“工程师告诉我们,当时地铁建设主要考虑战备需求,因此地铁要东西走向。万一打仗,敌机若想轰炸,也得朝东飞,太阳刺眼会影响视线,影响投弹的精准度。在建山洞弯角时,也要考虑防原子弹。不仅如此,为了抗震,地面铺了好几层材料。有的材料是沥青、麻绳混合而成,有的是沥青和60厘米长头发混合。”
被矿石砸到压伤手指
包扎伤口后立即回岗
为了赶在国庆20周年之前让我国第一条地铁开通,有两个月时间的施工特别紧张,除了吃饭和8小时睡觉时间,铁道兵都在工地施工。林宇才坦言,当时特别累,每次下班都觉得全身要散架了。平时,他每个月都要给家里写信,那两个月,他连写信的时间都没有。
有一次,挖掘机要把一块比林宇才还大的石头放在矿车上,林宇才担心石头从矿车上掉下来,伸手去扶,没想到被石头砸到手指,皮肉都压烂了,幸好骨头没有断。随行的卫生员立刻帮他处理、包扎伤口。包扎后,林宇才又立刻回到岗位上继续工作。他笑着说:“当时轻伤不下火线嘛!”铁道兵一直忙到地铁主体工程完工、实现通车,才放假休息了三天。
1970年,林宇才又随部队到山西参加地铁施工,1971年退伍回到厦门。在北京修地铁的日子,是他唯一一次到北京,之后他再也没有去过北京。“很遗憾,没能再去北京,去坐一坐北京的地铁。”
林宇才说,回厦门后,当时一同参加铁路建设的战友们每年都聚会,但随着年龄增长,近年来聚会越来越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