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昨日展开史上单次投入最大的立体式人工增雨

2018-01-06 18:59:10王东城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运12增雨飞机首次来厦驰援。

  作业人员为发射人工增雨火箭弹做准备。

厦门晚报讯(记者 王东城 通讯员曾文慧)新年的第一场雨淅淅沥沥的,很多人不知道,这场雨是今年厦门人工增雨作业的“开门红”。燃放增雨烟条后,地面有火箭弹待命,空中有增雨飞机发力,可谓我市史上单次投入最大的立体式人工增雨作业。

市气象局副局长苏卫东说,如果把云团比作“湿毛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的作用就是把水“拧出来”。去年入秋以来,市气象局已多次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了厦门市旱情。昨天,记者走近这支队伍,了解了人工增雨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空中驰援】

增雨飞机飞到长泰上空一路穿云而行开展作业

据介绍,在市委、市政府和福建省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此次我市从赣粤闽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商调来一架运12增雨飞机,更高效地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起到抗旱、净化空气、为农业服务等生态文明建设作用。

据介绍,增雨飞机跟我们乘坐的普通客机不同。增雨飞机要穿云而行,在云中播撒碘化银,进行催化降雨。因此飞机会遭遇云团、气流影响,更为颠簸,对乘机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来说,更是一种考验。

昨天,运12增雨飞机从赣州出发飞来我省,在厦门附近的空域执行了第一次作业,但是由于我市人工增雨天气条件一般,飞机只飞到长泰上空一带作业。

其实,早在2011年,福建省就组织了全省首次飞机人工增雨联合作业,市气象局业务处副处长郑礼新代表厦门参加了作业。“当时用的是运7增雨飞机,噪音更大。飞机在云里穿行,特别颠簸。但是,那次增雨飞机没有飞到厦门上空。”郑礼新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后台保障】

发射火箭弹时间只有两三分钟预报员要时刻紧盯雷达

人工增雨作业离不开后台的气象预报保障。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周学鸣告诉记者,根据实际需要,预报员会提前两天左右做出人工增雨作业天气条件潜力预报。

厦门是国内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空域十分繁忙,因此发射火箭弹的作业时间要靠“强挤”。“短短的两三分钟,可能需要航管部门协调数小时。时间对我们来说,特别宝贵。因此,我们预报员压力也特别大,生怕错过有利时机。我们要时刻紧盯雷达回波,观察云团移动情况,提前1至2个小时点对点预报,并告知现场作业人员提前做好准备,调整炮弹发射方位、角度等。”周学鸣说道。

在厦门,即使再努力协调,白天也很难有充裕的作业时间。作业人员往往要等到下半夜,才能充分施展身手,因此每次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总免不了要通宵达旦地工作。

一年四季,随时都可能要人工增雨。周学鸣记得,2003年夏天,厦门遇到高温大旱,当时岛外不少地方要靠打深井取水。“我们作为气象预报员,就要紧盯云图、雷达,科学预报、精准预报。最后,我们总算捕捉到了两次好时机。”周学鸣说。

后台是指令发出的枢纽,责任重大,跟在野外一线的作业人员一样,气象预报员之间也要通力配合,彻夜坚守,随时监测天气情况。

【地面发力】

从漳州运来增雨火箭弹 装填炮弹前要释放静电

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根据预报,发出人工增雨作业通告后,作业队伍就会着手准备。作业人员从漳州用防爆箱运载增雨作业用的火箭弹等装备,并抵达各个作业点待命。

从2005年开始,郭温全一直坚守在我市一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他刚被抽调到作业队时,都没敢跟家人说明。经过培训后,他要到坂头水库执行首次任务。当天深夜,他出门前才跟家人交了底,说要出去发射增雨炮弹。

那次,前往坂头水库发射点的道路很泥泞,有一段甚至车辆没法通过。大家只好下车,合力把发射器推到发射点。“我第一次装填炮弹,挺害怕的。”郭温全回忆说。

“每次装填火箭弹之前,我们都要注意处理静电,避免事故。”郭温全说,如今,生活中他也养成了这个安全习惯,每次摸金属之前,都会下意识地先摸摸墙壁,释放静电。

装填好炮弹后,现场指挥员发出指令,然后操作员开始发射。现场他们要记录发射的时间、方向和仰角等信息,还要扫描炮弹上的二维码。发射完成后,现场所有人都会保持静默,竖起耳朵听。“要听到爆炸声,这次发射才算完成。”

据介绍,增雨火箭弹的弹头部位装有碘化银,火箭弹升空后,会在云层里穿行,这个过程大概持续10秒左右。其间,碘化银会被大量播撒出来,增加无数凝结核,从而催化出大量雨滴。过后,火箭弹爆炸成碎片,避免对地面人和物造成危害。

【苦中作乐】

为3分钟作业时间等两三天

看到下雨心里就很有成就感

近年来,郭温全参与了许多人工增雨作业。在外人看来,他们和增雨飞机一样,是呼风唤雨的“雨神”,但实际上他们的工作一点都不潇洒。

比起后台,一线作业队的现场作业条件更为简陋。增雨作业都在野外空旷地带,又大多在晚上进行,没有休息场所,作业队的成员只能席地而坐,通宵待命。有时,他们一等可能就是两三天。

除此之外,大家还要忍受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凛冽寒风等恶劣环境。作业人员少,作业点数多(厦门共有6个作业点),经常要在几个作业点轮流作业。去年,我市的人工增雨作业比较密集,很多队员几次作业下来,身体吃不消就生病了。

“我到其他兄弟地市支援过人工增雨作业,在气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可以尽情发射增雨弹,想打多少就多少,作业后就可以离开。但是我们不行,厦门的空域申请很难,作业时间通常只有1到3分钟,我们接到通知后,要一直在现场待命,等到气象条件和空域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开展作业。”郭温全说,一轮作业后大家不能离开,要等待下一次作业时间到来,所以一出动往往就要连续作战两三天。其他地市的同行来支援时,都觉得在厦门人工增雨特别辛苦。

“但每次作业完成后,看到天空中云团变厚,现场下起雨来,心里就很有成就感。”说完这句话,郭温全的嘴角泛起笑容。有时作业后,雨下得急,夜空很快转晴,满天星光浮现。“没有市区灯火的影响,星空特别漂亮。”郭温全说,这也算是苦中作乐吧。

【相关新闻】

过去3个月时间里

开展11次增雨作业

过去的3个月里,厦门市冷空气较为频繁,是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有利气象条件。在这段时间里,我市已经累计开展11次人工增雨作业,作业天数为35天左右,作业点74站次,投入人力546人次,发射人工增雨火箭弹320枚,燃放增雨烟条37条,有效缓解了我市夏秋连旱,同安特旱的旱情。此外,气象部门预计本周末有强降雨,人工增雨作业将暂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