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驰援】 增雨飞机飞到长泰上空一路穿云而行开展作业 据介绍,在市委、市政府和福建省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此次我市从赣粤闽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商调来一架运12增雨飞机,更高效地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起到抗旱、净化空气、为农业服务等生态文明建设作用。 据介绍,增雨飞机跟我们乘坐的普通客机不同。增雨飞机要穿云而行,在云中播撒碘化银,进行催化降雨。因此飞机会遭遇云团、气流影响,更为颠簸,对乘机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来说,更是一种考验。 昨天,运12增雨飞机从赣州出发飞来我省,在厦门附近的空域执行了第一次作业,但是由于我市人工增雨天气条件一般,飞机只飞到长泰上空一带作业。 其实,早在2011年,福建省就组织了全省首次飞机人工增雨联合作业,市气象局业务处副处长郑礼新代表厦门参加了作业。“当时用的是运7增雨飞机,噪音更大。飞机在云里穿行,特别颠簸。但是,那次增雨飞机没有飞到厦门上空。”郑礼新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后台保障】 发射火箭弹时间只有两三分钟预报员要时刻紧盯雷达 人工增雨作业离不开后台的气象预报保障。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周学鸣告诉记者,根据实际需要,预报员会提前两天左右做出人工增雨作业天气条件潜力预报。 厦门是国内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空域十分繁忙,因此发射火箭弹的作业时间要靠“强挤”。“短短的两三分钟,可能需要航管部门协调数小时。时间对我们来说,特别宝贵。因此,我们预报员压力也特别大,生怕错过有利时机。我们要时刻紧盯雷达回波,观察云团移动情况,提前1至2个小时点对点预报,并告知现场作业人员提前做好准备,调整炮弹发射方位、角度等。”周学鸣说道。 在厦门,即使再努力协调,白天也很难有充裕的作业时间。作业人员往往要等到下半夜,才能充分施展身手,因此每次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总免不了要通宵达旦地工作。 一年四季,随时都可能要人工增雨。周学鸣记得,2003年夏天,厦门遇到高温大旱,当时岛外不少地方要靠打深井取水。“我们作为气象预报员,就要紧盯云图、雷达,科学预报、精准预报。最后,我们总算捕捉到了两次好时机。”周学鸣说。 后台是指令发出的枢纽,责任重大,跟在野外一线的作业人员一样,气象预报员之间也要通力配合,彻夜坚守,随时监测天气情况。 |
相关阅读:
- [ 01-05]冷空气如约而至厦门明天将大幅降温 后天或有大雨
- [ 01-05]冷空气光临 厦门将开启连续几天的“湿冷阴雨模式”
- [ 01-04]新一股冷空气将于明日抵达厦门 潮湿阴冷天气将到来
- [ 01-03]今明两天厦门天气晴好 周五受冷空气影响将开启湿冷模式
- [ 01-02]今起三天 冷空气将从厦门退散气温将会明显回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