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网规划 2000年就开始研究 2006年形成第一稿 在地铁建造之前,工程师首先要规划列车行驶的线路,这就是地铁线网规划。早在2000年,厦门就开始研究地铁线网规划,2006年形成第一稿,之后修订第二稿,初步形成“中心放射、环湾发展”5条线构成的轨道交通规划,规划线网总长224公里。 建设完成后,地铁1号线全长30.3公里,共设24个站点。其中,地下站23座,高架站1座。起自镇海路站,终至岩内站,约52分钟跑完全程。1号线衔接新老城区,贯通厦门岛南北交通大动脉,减轻城市北向通道厦门大桥、杏林大桥、集美大桥的跨海交通压力,对城市空间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地质勘查 空心钻头取样分析 地下情况一目了然 厦门是名副其实的“地质博物馆”,地质结构十分复杂,可以说,软的很软,硬的很硬,地层基岩为侵入花岗岩,并在区域变质作用基础上产生广泛发育的各种混合岩,地铁沿线河湖相、海积相及海陆交互相淤积交叉,地下水位较高,在地表以下一两米,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大。 如何弄清地下情况?使用地质钻机在地表下钻出一个个深深的孔,再用空心钻头将岩土样带出地面进行取样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建设者们拥有了“透视眼”,对地下情况一目了然。 管线迁改 涉及1000多份合同 还迁移6410棵乔木 地铁工程浩大,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挖一条隧洞,远比想象中复杂,正式开工前就涉及地下管线迁改、房屋征迁、树木迁移、交通导改等环节,每项都是挑战。厦门地铁开工前各项计划制定与专题研究,更是考验着厦门地铁建设者。 为此,他们走访调研19个城市,花费半年时间,研讨出符合厦门实际情况的工程建设规划表格。 地下管线被称为地下生命线,仅管线种类就涉及20多种,产权单位涉及十几家。1号线全线仅管线迁改合同就签订了1000多份,迁移了6410棵乔木。 在交通繁忙的市中心围挡施工,地铁建设给城市带来“阵痛期”,但无论如何施工,道路也从未封闭,这在其他城市地铁建设中也是少见的。据悉,1号线交通组织审批方案就达到了500多次。 车站开挖 明挖结合局部盖挖 安全经济兼顾行车 根据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地面交通、地铁功能要求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法。1号线共有24座车站,其中地下站23座,高架站1座。车站主要的施工工艺有明挖法和局部盖挖法。 明挖法就是从地面自上而下进行开挖,这是最常见,也是较安全又经济的施工法,在高崎、塘边等岛内外13座车站就用了这一工艺。 在交通疏解困难的路段,如将军祠、吕厝等站点,采用局部盖挖法,即在地面上铺一个大盖板,作为临时路面供车辆通行,底下进行施工,兼顾了行车与施工,但会增加施工的难度。 |
相关阅读:
- [ 01-02]厦门市民乘地铁1号线逛公园 中山公园游人剧增
- [ 01-02]厦门市民乘地铁1号线逛公园 园博苑昨日客流破万
- [ 01-02]厦门地铁1号线开通后“地铁游”成元旦旅游新宠
- [ 01-02]厦门地铁1号线所有指令都从地铁控制中心发出
- [ 01-02]厦门地铁1号线:众志成城 成就“厦门速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