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中山路新华书店变身“阅埕” :不再卖教辅书更有文艺范

2018-01-02 15:29  林晓云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升级后的中山店,亲子阅读的环境变得更好了。

  书架长高后,读者的阅读空间更大了。

厦门晚报讯(记者林晓云)厦门书店业呈现出多元业态融合态势,继外图厦门书城、西西弗书店、纸的时代、芸台书舍、不在书店、琥珀书店等之后,陪着几代厦门人成长的新华书店中山店昨日也升级了,改名为新华书店中山·阅埕。

书店不仅仅是改个名字而已,它们的服务功能大大延伸,在那里不仅可买书看书,还能互动体验。

新华书店中山店

融入闽南元素,定位为大型旅游文化书店

新华书店中山阅埕在中山路上,走一会儿就可到达海边。此次升级后定位为大型旅游文化书店――从单纯图书的零售向旅游文化体验互动式转型,集输出阅读与体验消费理念为一体。

现在的阅埕总面积2246平方米,除了延续实体书店发展基石――图书品种丰富之外,加大了多元业态融合的力度。除了6万余种图书,并引进了咖啡、文创、伴手礼、瓷器、香道、电教、益智科技玩具等产品。集体验式阅读、文化沙龙、儿童游戏、创意集市、艺术展示为一体,为读者打造了一个多元化的阅读、休闲、旅游、购书、交流的平台。

阅埕共设6层,每层都有独特命名:一层旅厝、二层大观之澳、三层童心童巷、四层美育之垵、五层栖边社、顶层天空之埕。围绕闽南人文地域风情,融入各类图书与多元产品、主题体验区。

不同的楼层还开设了不同主题的多元展区与体验馆,比如增设了咖啡简餐阅埕吧、多类型儿童趣味体验馆、教学互动活动区域等。

有意思的是,该店从书架设计到楼层装修,不仅糅合了中国古代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风格,还特别融入了厦门文化元素:凤凰木造型的树干、漆线雕等非遗元素、闽南指尖民俗文化、闽南古厝的燕尾脊、红砖瓦等。书店负责人表示,想了解闽南文化,这里便是一个好去处。

【变化】

教辅书退场整合到教育书店

此前几年,实体书店在电商的冲击下大量萎缩,新华书店也一度风光不再,教辅书成了支撑它的生命线,曾占店内图书总量的60%。此次教辅书全部退场,是该书店的最大变化,也更显其勇气和诚意。

“2013年我们开始重新规划发展路线,确定了旗舰店、区域店、主题店、社区店四种模式,从形式和内容上对新华书店进行整合。”福建省新华发行集团厦门分公司副总陈晓滨表示,去年新华书店在厦禾路开了一家教育书店,专门整合教辅类图书,它与此次中山路店的全新亮相一样,都是新华书店转型发展的一部分。

教辅书退场,但更多书住了进来。数据显示,新华书店中山路店现有6万多种图书,主打旅游、文学、艺术、少儿读物等类别。

书架“长高”为读者腾出阅读空间

新华书店中山路店把大量低矮图书展示架改为7层、8层高的大书架,为书店腾出部分区域来打造阅读空间。读者走过几个书架就能看到凳子,可以坐下来安心看书,收获更加舒适的阅读体验。

书店开放区域共五层,不仅分门别类提供图书,还在一层提供闽南特色旅游纪念品,夹层提供饮食,五层开着纸玩艺术馆等。据统计,除了图书销售,店里还有17个卖点,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复合体。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店还有专属的店名“阅埕”,取“阅一本书,读这座城”之意。书店员工说,这是书店的“小名”。据悉,这也是厦门首家拥有自己店名的新华书店门店。

【相关新闻】

外图厦门书城:多元业态集一楼

外图厦门书城多元业态集一楼,这里总是人来人往特别热闹。经过几年发展,到这里参加周末作家签售新书以及名家讲座已经成为不少市民的习惯。袁腾飞、敬一丹、蔡康永、老树、张嘉佳、陈坤……各领域的名人受邀来此,吸引大量市民聚集书店,这不仅让书店人气飙升,也让名人签售成为书店的标识之一。

外图厦门书城还在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开了一家分店。走进该店,扑面而来的就是现磨咖啡的香气。学生们做功课也喜欢来书店,书店还策划文化活动,如主题沙龙、摄影、读书分享会等。这里还是学生们实习、兼职以及与社会生活接轨的平台。

鼓浪屿外图书店位于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这座被称作“猫头鹰楼”的建筑是一座两层外廊式结构建筑,采用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清水红砖墙及哥特式尖形拱券。该建筑由政府收回加以保护管理,租借给厦门外图集团。

书店周末时举办各种讲座,讲座内容多与鼓浪屿相关。比如去年12月举办了“鼓浪屿学者与科学家的故事”讲座,之前还举办过与鼓浪屿建筑有关的讲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