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市委党校举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厦门思考”教学访谈

2017-12-21 09:06:04蔡佳伍 黄晓珍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创新发展

做强厦门

十大千亿产业链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进入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近几年厦门经济增长,也从以前两位数增长下降到个位数增长。

徐祥清介绍了厦门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指出目前厦门处于面临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当前存在着工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加大、创新创业活力不足、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不足、产学研衔接不紧密、扶持政策不够精准、创新人才集聚度不高、人才政策不够普惠、企业总体成本费用偏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够等问题。

为此,徐祥清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一是推动制造产业智能化,紧扣十大千亿产业链发展目标,补上千亿产业链短板,做强千亿产业链;二是推动服务业高端化,促进传统服务业向高品质提升,培育发展物联网等新兴服务业;三是发展新经济,运用新技术、新模式,培育新业态;四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引进大院大所,打造创新团队;五是打造产业优质生态圈。

有学员把厦门和深圳作对比,指出厦门企业规模和利润偏小偏低,而且企业排名靠前的都是国企,而深圳都是民营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招商引资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对此,徐祥清认为,服务业发展固然重要,但经济基础仍然要靠制造业,无工不富,没有先进的制造业,就没有先进的服务业。要发展高端制造业,要靠企业自己去创新、去研发,而国企在这方面难度较大。至于招商引资,最关键的是领导要重视,可借鉴中部地区省市的做法,按目标导向——围绕千亿产业链的短板来进行。

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核心是人,针对学员关于厦门人才政策的提问,徐祥清认为与其他沿海城市相比,厦门房价过高,大学生在厦门的生活成本偏高。为了吸引更多人才,解决人才的收入、住房、税收以及配偶、子女的就业、上学等相关配套问题,厦门市应该借鉴深圳、武汉市的人才政策,加快出台更多的人才政策细则,增强可实施和可操作性,实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做到人才政策的广覆盖、普惠化。

【教学小结】

创新党校教学方式 提升干部培训实效

李 萍

“访谈式教学”是我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积极探索。本期“政策访谈”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负责,教研部主任方和荣教授牵头并且担任访谈的主持人,经济学教研部全体教师集体参与、共同设计、精心策划、充分准备。访谈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厦门思考”为主题,采取“1+2”访谈互动式教学方法,即一位主持人加两位嘉宾的形式,就厦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走前列、作示范中的一些重大热点问题,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交流、研讨,教学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衔接,现场气氛热烈、参与度高,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访谈式教学法在党校教学中的成效主要表现为:

首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访谈式教学充分调动起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活跃课堂气氛。与传统的课堂讲授相比较,访谈式教学法为师生提供了自由的交流、讨论空间,呈现出吸引力强、便于交流、气氛活跃等显著优点。作为干部教育培训教学模式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访谈式教学不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更受到了学员的欢迎。

其次,凸显了学员的主体地位。访谈式教学在课堂上留出了大量的时间,让学员参与到和嘉宾的互动交流中去,赋予其平等对话的机会和自由发言的权利,并能针对性地为学员答疑解惑,甚至能直接给出学员在工作中遇到难题的解决思路。这打破了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拉近了“台上”和“台下”的距离,凸显了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再次,提高了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形势下,干部培训需求日益多元,信息获取日趋便利,培训要求逐渐提高,对党校教学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访谈式教学借鉴当前媒体普遍推出的访谈节目,给学员带来耳目一新的教学体验,推动学员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研究,把课堂学习与研究问题、推进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丰富了当前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提高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系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