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主要活动在厦大白城周边路段
根据记者的反映,相关单位已采取行动
厦大白城公交站附近戴小红帽的假冒“志愿者”。
厦门日报讯(记者 陆晓凤兰京)“外地游客准备骑车前往下一个旅游景点时,有人冒充志愿者半路拦截。”日前,市民陈先生拨打厦门日报热线反映,在厦大白城周边出现了不少这样的人——自称社区志愿者拦下游客,借机推荐景点拉客。
连日来,本报记者根据线索进行暗访调查,并将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目前,滨海街道已组织曾厝垵边防派出所等相关单位进行联合执法,开始整治此现象。17日,记者再次回访现场时,已没有发现类似情况。边防官兵也提醒市民游客,如果发现类似情况,可拨打110报警。
【爆料】
穿志愿者服装 四处搭讪过往游客
据陈先生说,一段时间以来,厦大白城周边路段多了些很“热情”的“志愿者”——他说,这些人穿着志愿者服装、戴着小红帽,四处搭讪过往游客,感觉有点过分热情;而他们有的介绍景点,有的干脆拦下共享单车,不像是志愿者所为。
在随后几天的观察中,陈先生发现,这些所谓的“志愿者”其实另有目的。“他们是一起的,有的负责开车,有的负责拉客,负责拉客的往往身穿志愿者服装。”据他观察,这些“志愿者”大多集中在厦门大学海滨1-6号门口、厦大白城公交站以及厦大白城校门,假借志愿者身份与游客套近乎,借机介绍景点拉客。
“他们同时抹黑了厦门旅游和厦门志愿者这两块金字招牌,相关部门应该好好整治一下。”陈先生说。
【暗访】
设两道“关卡” 一道拦车一道拦人
根据陈先生提供的线索,记者接连几天在厦大白城周边蹲点观察,摸清了这些“志愿者”的作息规律:临近中午现身,活动到下午5点左右。骑单车的游客、一家老小前来旅游的游客,都可能成为他们的目标。“之前天气热,玩累了的老人小孩走不动,很多都中招了,以为是志愿者热情帮忙呢。”附近的店家林先生说。
12月11日,记者再次来到厦大白城附近。上午10点15分左右,这些“志愿者”现身了,有两名——一名蹲守在厦门大学海滨1-6号小区门口,另一名在厦大白城公交站揽客。记者也跟上,进行暗访调查。
随后,记者以游客的身份骑行共享单车经过。车行至厦门大学海滨1-6号小区门口时,一名身穿志愿者衣服,头戴志愿者帽子的男子拦住记者去路:“停下,前面没有单车道,不能骑车。”记者停下单车后,男子上前搭话,询问记者的旅游计划。得知记者准备前往沙坡尾时,男子开始推荐景点并询问记者是否要打车:“沙坡尾、中山路周边景点都是夜市,适合傍晚玩。来厦门就要去国家海洋公园,玩完刚好傍晚再回到沙坡尾、中山路。”
记者注意到,男子所穿的志愿者红马甲和帽子上都印有“平安志愿者”字样。该男子自称是这里的社区志愿者,负责督导交通。虽然之前说“不能骑车”,但见记者对国家海洋公园不感兴趣,男子便不再多说,任凭记者骑单车过去了。
别以为这样就能轻松“闯关”,骑行至厦大白城公交站附近,另一名帽子上写有“平安志愿者”的小红帽出现。他拦下记者去路后,开启了同样的套路——说前面不能骑单车,进而推荐起景点。同样的,他也说沙坡尾和中山路适合晚上游玩,并推荐起国家海洋公园。
而与此前的那名“志愿者”不同,厦大白城公交站附近的“小红帽”,不单单负责拦截骑车的游客,只要是问路的游客,都有可能被“套路”。记者通过观察还发现,该男子蹲守在公交站牌附近,一看到游客查询公交站点,他就上前介绍景点。
【破绽】
对游客过于热情
还避开真志愿者
事实上,几乎就在记者暗访的同时,白城社区的志愿者也发现了这一情况——李逵遇上李鬼,社区志愿者还发现了诸多破绽。
白城社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社区的志愿者一般都会拿着工具,捡拾垃圾,有游客问路才会提供服务,不会主动上前。而这些“志愿者”不仅主动上前,还向游客推荐景点。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他们所穿的志愿者服装也与社区志愿者的红马甲有所不同。
该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这些“志愿者”很狡猾,一般都与社区志愿者的工作时间错开,所以很难被发现。“我们一般是上午8点到12点出来进行志愿服务,而他们一般是12点之后才出现。”
据记者了解,12月10日,曾厝垵边防派出所在胡里山炮台附近控制了一名疑似假冒志愿者的男子。询问过程中,该男子虽拒不承认自己是冒充志愿者,却始终无法对自己志愿者的身份进行确认——一会说自己是滨海街道的志愿者,一会又说自己是前埔社区的。最终,曾厝垵边防派出所官兵对他进行了口头教育。
这些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真的是社区志愿者吗?记者先后将拍摄到的所谓“志愿者”的照片提供给滨海街道和厦港街道,工作人员均表示这些人不是他们下属社区的志愿者。
【行动】
近期已加强巡逻
派出所定点巡查
目前,滨海街道已经组织曾厝垵边防派出所等相关单位进行联合执法,加强对周边区域的巡逻。
曾厝垵边防派出所表示,近期,他们已经加大了巡查力量,并通过勤务指挥室实时查看等方式,对白城附近等风景旅游区的黑导游、黄牛拉客违法行为进行检测预警。接下来,他们还将进行定点巡查,对“志愿者黄牛”进行劝导。此外,边防官兵也提醒市民游客,如有发现类似情况,要做好取证,并拨打110报警。
【说法】
冒充志愿者
可按相关法规处理
那么,对于冒充志愿者这一行为,是否有相关法律对其进行约束呢?福建金海湾律师事务所律师郑志宁告诉记者,对于志愿者的管理,目前只有团中央出台的《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但该办法对于未注册人员应承担什么责任,并没有做出明确界定。
郑志宁律师也指出:“这种利用志愿者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可以根据行为人的行为并结合其他的法律规定进行处理。”比如,如果有人冒充志愿者进行诈骗,可以诈骗追究其行政责任,若构成犯罪的,还可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