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翔安区“创新+亮点” 平安创建迈上新台阶

2017-12-14 08:29:21吴俊鸿王玉婷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通过家风教育,树立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氛围,促进平安社区创建。

  居民争当红袖标巡逻志愿者,守护家园平安。

  翔安警方加强治安管控,严打各类违法犯罪。

  孩子们在参观家风教育馆。

  边防派出所民警和渔民集思广益,探讨研制预警系统。

  预警系统成为渔民出海的“护身符”。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吴俊鸿王玉婷通讯员黄家周)在社区,把地域文化和乡贤名人家规融入家风教育,以良好家风促进平安之风养成,成为平安创建新亮点;在海上,军民联手集思广益,创新研制“小型船舶预警系统”,被渔民称为“护身符”,为厦门乃至全省的小型船舶管理开启了新探索……

今年以来,翔安区委政法委、区综治办以及各综治责任成员单位,紧紧围绕重大安保维稳工作重点,以防控风险、服务发展为主线,以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为着力点,探索创新,深入推进平安翔安、法治翔安建设,政法综治各项工作亮点频现,平安创建迈上新台阶。

就在上周,省综治督导组组长、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张东鸣到翔安调研,对翔安平安创建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为五美社区家风教育馆点赞。

【亮点】

建设家风教育馆

以家风促平安之风

将家风教育 融入平安社区建设

全省首个落户居民家门口的家风教育馆――五美家风教育馆,坐落于千年古镇翔安马巷。这个近200平方米的家风教育馆,按照闽南红砖厝面积1:1打造,馆内竹编的造型灯、错落有致的石板路、古色古香的窗花格、融入中华传统四象文化的“八德”主题雕塑造景等,仿佛让人走进一户书香家庭。

在“中华之训”“翔安之风”两个展厅,展示着中华传统美德和传世经典家训,不少翔安本土的乡贤名人家规和宗氏族亲家风名言收录其中。走进“典范之家”展厅,数十个翔安好人和最美家庭的感人事迹引人驻足,这里有官兵们的“好嫂嫂”、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林牵治;有致富不忘回报桑梓、全国首届“最美敬老志愿者”林良菽……

“良好家风,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平安和谐的氛围也日渐形成。”五美社区书记陈清楚告诉记者,社区一直注重传承良好家风,并将家风融入平安和谐社区建设中,在这样的理念下,社区居民参与平安创建的热情越发高涨。据统计,今年来,社区“平安家庭”覆盖率达98.5%。

成立好厝边党支部 矛盾不出家门口

常言道,舌头和牙齿常“打架”,天天居住在一起的邻居,难免也有磕绊。

积极宣扬好家风的同时,五美社区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也出“奇招”――设立好厝边会所,成立起好厝边党支部。党支部成员大多来自社区威信较高的老党员,他们经常与居民聊天,聆听居民烦心事,在攀谈中如果发现邻里有抱怨或出现纠纷情况,就第一时间化解,将问题解决在最初阶段。

“我家里一直有人生病,都是因为周围六户邻居的电表箱安在我家外墙,现在连外墙都裂了个大缝,一下雨房子就漏水。”今年8月底,在一次聊天中,社区居民老陈向好厝边党支部“吐槽”,就因一个小小电表,邻居间的关系闹得紧张起来。

看老陈越说越激动,为防止矛盾激化,好厝边党支部成员立即查看电表箱安装位置,询问周边居民后发现是个“历史遗留问题”。随后两三天,好厝边党支部成员多方奔走,不仅成功说服邻居同意将电表箱迁移,还请来电业部门为该片居民更换了新电表。

小矛盾,在家门口就解决了,事情圆满处理,邻里之间握手言和。据悉,今年出现在社区的10起居民间纠纷,都被这样及时调解,成功率达100%。

邻里互助巡逻社区半年零发案

良好的家风教育,让邻里之间少了陌生、多了熟络,在社区的牵头下,五美社区还成立了一个邻里互助的治安消防巡逻队。

每天晚上,巡逻队的微信群仍不断跳出新消息。十多名巡逻队员打着手电筒,行走在社区各路段,哪里有醉汉躺路边,哪里发现形迹可疑人员,都第一时间提供帮助或处理,甚至路边哪个井盖破损,头顶哪条电线老化,他们都会仔细定位记录,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处理。

两个月前的一天深夜,巡逻队员巡至社区古安巷时,发现两名男子在吵闹推搡,其中一名男子还手持砖块。巡逻队员悄悄绕到持砖男子身后,趁其不备夺下砖块,及时制止了一起伤害事件的发生。

通过巡逻,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将一些治安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据了解,半年来社区实现零发案。

【首创】

研发小型船舶预警系统

成为渔民出海“护身符”

破解小型船舶管理难题 军民联手研制预警系统

看完家风教育馆,再来看一组数据:在厦门所有边防支队所辖的海岸线中,沃头边防派出所辖区海岸线最长,达30余公里,停靠在码头的小型船舶近千艘。

如何掌握船舶出海以后是否依规行驶、如何在船舶遇险情况下快速定位救援,甚至如何知道是否有船主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从事不法活动,成为翔安甚至全省破解海上安全的一个新课题。从去年开始,在翔安区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下,沃头边防派出所做出了尝试――民警和渔民们集思广益,开始着手研发“小型船舶预警系统”。

共享单车停在大街小巷,都可实现实时定位,小型船舶行驶在茫茫大海,是不是也可以实现实时追踪?在研发阶段,民警和渔民们在翔安区委政法委、区综治办的协调下,联系了软件公司编制软件系统;在推广阶段,如何让渔民们用上预警系统,翔安区委政法委、区综治办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派出所、电信、软件公司和渔船民,并最终确定采用“政府出资、派出所统筹组织、电信维护安装、软件公司技术研发”的组合式推广模式。不用渔民掏一分钱,就能够免费将预警系统安装在自家船舶上,有效提高了渔民们参与船舶管理的积极性。不久,全区数千艘小型船舶都安装了预警系统。

被誉为渔船的黑匣子 在抗御台风时发挥大作用

说到“小型船舶预警系统”发挥的作用,不得不提到台风“莫兰蒂”。

2016年9月,台风“莫兰蒂”袭击厦门,并在翔安正面登陆。幸好,在台风来临前,翔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动员一切力量做好渔民避风上岸工作,并通过这个“小型船舶预警系统”,及时发布台风信息,并实时掌握船只情况,渔船是否都进港避风,还有哪些船舶仍在海上作业,边防民警逐条梳理,向渔船民做好劝返解释工作。

由于准备充分、劝返到位,虽然遭受超强台风正面袭击,但辖区船舶无一受损。台风过后,看着自己家的船舶安然无恙,渔民们开始称这套系统为出海“护身符”。“别看就一个盒子大小,安装在渔船上,就是飞机上的黑匣子。”渔民这样比喻说。

除了在台风来临时发挥大作用,在平时小型船舶管理中,该系统也彰显其独特优越性。今年,一条渔船越界捕捞,系统立即发出警报,边防民警第一时间联系将渔船劝回。同样在今年,一艘可疑船舶进入辖区海域,翔安边防民警通过系统实时掌握船舶动态并迅速出击,在码头当场查获一起走私普通货物案,抓获涉案人员2名,案值达10万余元。

如今,“小型船舶预警系统”应用,已在厦门边防支队所辖边防派出所大规模铺开,成为协助边防官兵治安管理的“千里眼”,渔民的“护身符”,也为厦门乃至全省的小型船舶管理开启了新探索。

平安数据看翔安

有人说,平安如空气,身处其中的人并不一定能马上感受到它的变化,但它与每一个群众息息相关。通过一组组数据,我们能感受到这一年来,翔安政法机关、综治责任成员单位所做的努力。

4015路数字高清监控投入使用

今年,翔安区把综治工作和平安创建列入年度经济发展规划,将“雪亮工程”等视频监控系统纳入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积极推动全区视频监控技防网络建设。

目前,建成的4015路数字高清监控已投入使用,实现了市、区、镇街多级组网、全面覆盖、一网共通、数据共享。此外,还投入精力开展道路交通亡人事故专项整治,实现死亡人数与前三年平均数相比下降20%的目标。

全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9.8%

平安建设,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百姓的“小平安”是社会“大平安”最民生的写照。如何检验百姓是否获得了满满安全感,警情下降就是最好的证明之一。

今年,翔安警方严打各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专项行动,1-10月,全区刑事警情数同比下降39.8%。其中影响群众安全感率的诈骗、摩托车盗窃警情分别下降25.8%和59.3%,电信网络诈骗同比去年下降57.03%,打击防范成效全市第一。

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9.8%

充分发挥27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节组织作用,不断完善“警民联调”“检调对接”“诉调对接”等多层次、多方位、多元化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实现纠纷调解全覆盖、不遗漏、无盲区,调解成功率达到99.8%。

全省两个首创

在法律服务方面,翔安区法院成立全省首个“公证员工作室”,开展与诉讼相关的证据保全、存证信函等公证业务,由厦门市鹭江公证处派员负责咨询解答,方便群众办理公证业务。在普法宣传方面,翔安区率先研发启用“翔安普法指数年度考核系统”,成为全省首个实现普法动态e考核的地区。

7.3万群防群治队伍

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平安的建设,需要所有人的努力。目前,翔安区已发展群防群治四支队伍共7.3万人,其中治安巡防队伍1088人、平安志愿者队伍超过5.5万人、综治协管员8545人、企事业内保人员718人、楼(户)长5696人。

综治“三率”明显提升

刚刚结束的下半年全市综治“三率”调查结果显示,翔安区群众安全感率97.73%,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平安建设知晓率85.81%,同比上升13.43个百分点;政法部门执法工作满意率96.90%,同比上升3.97个百分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