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产业小巨人战略 大力支持未名医药、蒙发利、金达威、大博医疗、艾德生物、英科新创、泰普生物、特宝生物、厦门万泰、优迈科等企业健康发展,加快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小巨人。 发展生物医药服务业 大力推进涵盖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检验检测、临床试验、注册审批、创业孵化、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咨询、科技金融、市场营销与销售和科技人力资源等的全链条科技服务业发展,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综合配套服务。 加强科技招商引智 创新招商引资的模式,围绕产业链,着力引进一批重点项目,加强产业补链、扩链和强链,做强做大产业规模。着力引进一批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争取引进高校、科研院所在厦建立生物医药技术中心、成果转化中心。 完善创新创业发展环境 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完善各项政策,加大支持企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新的《厦门市加快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在修订中,争取年内出台。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发债、新三板挂牌、资产证券化等形式筹措发展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对生物医药与健康企业,优先予以信贷支持并提供科技担保贷款、保证保险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积极争取将本市生产药品、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推动性价比高、疗效确切的本地创新药物优先纳入我省医保支付范围。 【现状】 今年相关产业营收或超646亿元 就在前不久,厦门大学夏宁邵教授团队找到了乙型流感“超级克星”,成功筛选出乙型流感新型中和抗体,对1940年至今的乙型流感病毒均能发挥抑制作用。也就是说,相关疫苗一旦上市,可让人终身不得乙型流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迅速,涌现出许多成就亮眼的新技术新成果:全球第一支戊肝疫苗,全球首个ROS1伴随诊断试剂,世界第三支、国内第一支宫颈癌疫苗,世界上第一支获准正式用于临床的神经生长因子等。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生产性企业65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3家,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达73家,高新技术企业194家,科技小巨人企业99家。此外,今年艾德生物与大博医疗两家公司上市后,全市相关企业在主板上市的达8家,新三板上市的有5家。 今年,厦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实现646.1亿元,其中生产性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89.9亿元,约增长15%。 【亮彩数字】 平台 五年来,厦门市支持建立了10个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9个国家级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和25个市级科技创新与公共服务平台。其中,今年新建“药用植物开发公共服务中试平台”和“生物等效性BE/I期临床实验研究平台”。 专利 截至目前累计申请专利696项,授权专利285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46项,授权发明专利201项。 药品 取得《药品注册批件》品种402个,常年生产的品种141个;国家1类新药研发17个,其中3个已获批上市。 医疗器械 累计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954项,其中,3类医疗器械262项,2类医疗器械370项,1类医疗器械322项。去年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3类医疗器械产品929项,我市共获83项,占全国新获批总数的8.93%,成为全国诊断试剂发展的领跑者之一。 |
相关阅读:
- [ 10-15]厦门市生物医药企业 助力国家级课题研究
- [ 08-13]再获殊荣 厦门市生物医药港成国家级示范基地
- [ 08-01]厦门加快建设生物医药港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 [ 07-29]助力防治中国慢乙肝及肝癌 厦门生物医药企业挑大梁
- [ 05-23]厦门生物医药产业添新军小分子 活性肽高新企业投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