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 张珺 通讯员林晓蕾)12月2日,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在成都举行,提名选出全国青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作为首届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项目,海沧区选送的“两岸义工志愿行”在1500个往届获奖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本届全国青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创建提名,“她”将经过一年的创建评估后正式获授“全国青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荣誉称号。 如今,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海沧文明城区这张烫金名片的最温暖底色,在斑马线前、在小区垃圾分类点、在福利院、在平安综治的建设中,处处可见志愿者身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去年以来,海沧区通过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播撒文明种子,弘扬志愿精神,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以实际行动践行十九大精神,助力海沧在厦门改革发展中当先锋、打头阵。 突出品牌 “两岸义工志愿行”搭建两岸交流平台 海沧区是中国大陆设立最早、面积最大的台商投资区,当地的志愿服务也紧贴实际,颇有“台味”,“两岸义工志愿行”项目就是典型的代表。 “2009年,台胞施素娥将台湾义工经验引入海沧,组建团队。我们借鉴台湾管理模式,结合海沧实际整合资源,启动‘两岸义工志愿行’项目,孵化各类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各类志愿服务项目、品牌。2014年,本项目获得了首届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两岸义工志愿行”项目负责人介绍,两岸义工志愿行项目把台胞志工、专业社工、民间义工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并将资源精准地投放到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形成区域性两岸爱心联盟圈。 “志愿服务要大家一起来,才精彩。”施素娥说,两岸义工志愿行项目发展至今,发挥了联动效应,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两岸志愿者加入其中,队伍不断壮大,同时专业力量也不断增加。注册志愿者多达42193人,已累计发布520多次志愿活动,为9万多人次提供志愿服务。 海沧的“两岸义工志愿行”项目学习了台湾义工的经验,也更立足海沧实际,服务两岸的融合交流。项目建设了社区书院、两岸义工实训基地、两岸义工交流合作工作室、爱心驿站、四点钟学校等五类阵地,依托这些平台孵化出涉台法庭志愿服务队、自贸区两岸志愿服务队、长庚医院志愿服务队等品牌队伍,它们成为两岸交流的推动力量,持续深化了两岸义工的交流与融合发展。在历届海峡论坛的两岸志愿服务中,两岸义工更加专业、贴近台胞,受到广泛赞誉。 “项目发展的过程,孵化了品牌队伍,培育了精品项目,这些队伍和项目都成了区域示范。”项目负责人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海沧的“悦读福袋·传递爱”项目,就是在两岸义工志愿行项目的孵化支持下,从一个人在书店推广阅读,到一群人进社区学校举办亲子故事会,再到组建“两岸阳光故事家族”线上线下团队化、规范化、系统化服务,全民阅读的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 海沧的“文明小斑马”“亲子义工”“祖孙三代快乐行”“小袋鼠”环保等志愿服务的品牌效应越来越大,有的项目还是从海沧始发,走向省市的。 |
相关阅读:
- [ 11-17]海沧两岸义工联盟广发征集令 助力海沧半马赛事
- [ 07-31]海沧两岸义工联盟为退伍老军人送温暖
- [ 05-08]两岸义工联盟开展亲子义工体验 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 [ 03-20]两岸义工联盟举办联席会 征集志愿服务优秀项目
- [ 03-14]两岸义工联盟开展“安全”亲子义工体验日活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