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文化街区 法院围墙成了法治文化天地 法治文化街区从七星路南端起,向北延伸至康桥中学,全长约400米,街道宽6米,以两侧墙体、栏杆及立柱为主要载体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改造。总体脉络上,以法治文化发展进程为线索,展示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意义的法治文化内容。 街区的设计令人目不暇接,虽然远看只是一根根柱子和一面面墙,近看你就会发现当中别有洞天,就像一个开放的资料馆。格言柱上刻有古今中外法学大家的法治格言,电子屏幕则滚动展示着面向全国征集的“百姓说法”格言警句,走上三五步就能看到一个《甘棠遗爱》《六尺巷》等法治小故事,还有大型的浮雕墙、铜版画等,展示了世界五大法律体系、中国传统审判文化,以及中国法治进程中的重要典章制度、法治思想等人类法治文明成果。 整体效果上,街区通过浮雕、铜版画、绿植、灯带等综合设计,兼顾视觉效果和展示内容,与街区另一端的法治公园交相辉映,彰显司法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和街区建设的现代艺术性。 大型浮雕墙。 【意义】 党的十九大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对法治中国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推进全民守法,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要内容。 作为党领导下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应当成为推进法治建设、传播法治文化、塑造法治精神、践行法治理念的高地。此次厦门中院将法治文化建设拓展到街区之外,把比邻法院的街道、公园打造成法治文化主题的街区,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进全民普法的重大创新,不仅能够营造更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也充分展示了厦门法治建设的成果,进一步提升法治厦门的影响力,为厦门建设法治中国典范城市添砖加瓦。 【同步】 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 在昨日的揭幕现场,厦门中院与思明区政府还共同签署了《七星法治文化街区共建共治共享协议》,旨在进一步建设好七星法治文化街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根据《协议》,下一步双方将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全面提升街区共建水平。未来,以法治文化街区为核心建设的生态步行绿道、法律服务行业聚集区以及“送法进校区”“送法进社区”等法治宣传共享活动等都在规划当中。 【背景】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6年9月提出了建设“七星法治文化街区”项目的构想。同年10月,厦门中院和思明区政府达成共建意向,并获得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 获悉厦门中院和思明区政府联合打造七星法治文化街区项目后,最高法院、福建高院高度重视。日前,最高法院纪检组原组长(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会长)李玉成、福建高院院长马新岚、福建高院原院长陈旭、山东高院原院长周玉华、广东高院原院长吕伯涛、广西高院原院长罗殿龙专程到厦门考察指导,对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一项目将抽象的法文化与街区和群众紧密结合的法治宣传模式,系全国首创之举,建成后将是全国首条法治文化街区,对营造法治氛围,扩大厦门的法治影响将发挥良好的作用。 |
相关阅读:
- [ 12-05]湖里区2017年“12·4”国家宪法日法治文艺演出昨日举行
- [ 12-05]昨日是国家宪法日 厦门“七星法治文化街区”揭幕
- [ 12-01]厦门市人大常委会获“十大法治人物”评选特别贡献奖
- [ 12-01]庄稼汉:力争到2020年前把厦门建成法治中国的典范城市
- [ 11-08]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法治建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