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粮食局加大引粮入厦力度 推动厦门粮食安全实现新突破

2017-12-01 11:51:12沈彦彦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确保质优量足 保障厦门粮食“双安全”

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时期,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保障厦门粮食“双安全”,成为市粮食局要研究讨论的一项重大课题。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使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反映在粮食工作上,就是大伙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吃得精致,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这就要求我们提供给老百姓的粮食必须量足,更要质优。”厦门市粮食局局长卢晓东说,“双安全”是数量安全,也是质量安全,粮食部门将继续仔细研究市民生活习惯的变化,适时研究出台符合市场需求且又有产业引导作用的政策,努力为厦门百姓提供优质优价量足的粮食,满足市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厦门,牢端厦门粮食的“铁饭碗”就是要把保障粮食“双安全”的各项要素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引优质的粮食入厦是头等要事。

多年来,厦门市粮食局制定实施粮食产销协作“北上南下”的发展战略,健全粮食产销协作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内引外联”路子,采取省际间和省内城市间对口洽谈合作、政府间企业间产销协作等方式引粮入厦。我市的粮食种粮基地已经遍布全国各个粮食产区,采购粮源己覆盖国内10多个省、30多个市县。目前,厦门虽然不产粮,但粮食年流通量超过500万吨,确保了我市粮食安全和军需民食。

保障厦门粮食“双安全”,不仅要保证供应安全,保障数量,更要保证质量安全,保障优质。接下来,我市不仅要引粮,还要多引优质粮,引进更多“中国好粮油”产区入厦。事实上,今年来,厦门市粮食局深入东北、安徽、江苏等一些优质粮油大省,多渠道密切与产区的粮食产销协作关系,同时,通过组织协调我市粮企深入产区、组织订单粮食采购、创建产区粮源生产基地,通过积极参加产销协作会、省粮食产销协作会、全国粮油精品展示展览会等大型粮洽会的方式,不断拓宽引好粮入厦渠道。

厦门市粮食局积极实施《厦门市引粮入厦奖励实施方案》,落实《厦门市粮食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鼓励本地粮企多到产区调粮,开展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有力推动了粮企做大做强。

一张厦门优质粮源供应基地的弯弓,正在地图上逐渐成形。

思变求新增效 构建军需民食保障“新体系”

开展“深化改革转型发展”主题征文、征集“我为粮食行业改革发展献一策”、组织集中调研、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和《关于激励干部担当尽责,提升改革创新精气神的实施方案》……事实上,当前粮食系统频频召开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会,也是粮食安全工作的研究会、部署会。

在提升粮食储备的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积极引进科技手段创新轮换模式,引进绿色生态储粮技术,严格规范管理,提升管理标准和水平;在优化产销协作关系上下功夫,“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巩固“老朋友”,结交“新朋友”,积极发挥行业协会这个延伸臂膀的作用,寻求产销两地互利双赢的好方法;在促进行业发展上下功夫,针对当前高速发展的大物流形势,加大力度扶持粮食加工企业发展,帮助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鼓励各类粮食商贸、物流企业发展,借助各种平台载体服务其健康发展;在加强粮食质量监管上下功夫,继续加大储备粮、政策性用粮的质量检测,进一步提升检验能力和水平,为检验人员创造学习和实践条件,进一步规范骨干粮店管理,严格其认定管理标准,努力拓展对终端粮油店的质量监测,密切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信息交流。

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更加注重军民融合,是军粮供应的关键词。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确定的大政方针、发展战略、政策措施,紧密结合厦门军粮供应的实际,厦门市军粮供应站将“思变、求新、增效”贯穿工作始终,朝“建全国一流军供站,做军民融合带头人”的目标前进。2016年,福建省首个“军粮仓储配送应急保障中心”一期建成,共有原粮仓4栋,仓容13580吨,成品粮仓库2个,仓容2000吨,并且所有的仓库均安装空调设备。“军粮仓储配送应急保障中心”投入使用后,为我省、厦门及周边地区的部队和市场供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军民融合创新上,厦门市军粮供应站以兵为本,关注民生,积极研发质量过硬、品质优良、安全可靠的“戎花”牌系列产品,在确保部队供应的同时,用军粮品质造福于市民。厦门市军粮供应站本着建设成为“部队的安全供给,家庭的放心厨房”要求,严把军粮质量,从源头到餐桌加强粮食质量管理,从加工、采购、储存、配送全过程质量管控,满足市民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的健康”转变的要求。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