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氛围营造】 借助洒水车和垃圾车宣传 督导员挨家挨户指导分类 “后埔社区垃圾分类开始啦,红色是有害垃圾……”在宣传的初始阶段,后埔社区用录音机录下闽南话和普通话,借助洒水车和垃圾车在恰当的时间进行不扰民宣传。让居民在垃圾分类工作铺开前,就了解垃圾分类怎么做。 在辖区良好的垃圾分类氛围下,后埔社区居民许钊瑞结合自己擅长的技能,在垃圾分类桶上安装一个支撑的架子,前去丢垃圾的居民只要拉一下架子手柄或是踩一下支架,垃圾桶就打开了。 除了改造垃圾分类桶,许钊瑞还为小区的球场自制架子,方便运动的居民挂衣服、挂包包。面对大家的称赞,他说:“作为一名厦门市民,我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在后埔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前期,垃圾分类督导员挨家挨户到居民家中指导垃圾分类,还有督导员自掏腰包买小奖品鼓励居民。房东们也都成了垃圾分类志愿者,社区组织房东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由房东向租户进行宣传并督导垃圾分类。 【齐心协力】 准妈妈走遍每个角落设分类点 台胞拍分类视频分享经验 陈玲是怡景社区负责垃圾分类工作的工作人员,当初为了给垃圾分类点选址,刚怀孕三四个月的她跟物业工作人员走遍社区的每个角落。陈玲说,有些小区不大,空间充裕的,走一遍就能把点定下了。而像芙蓉苑三期和六期就很费周折,要走好几遍才行。 芙蓉苑六期总共50多个梯,陈玲来回走了不下六七趟,找到适合的点后向居民公示。“从原本的30多个垃圾投放点变成13个垃圾分类点,需要争得居民同意。”陈玲说,有个公示点居民反映离游乐园太近,听取居民意见后,重新选址。 看到街道社区如此尽心尽力做好垃圾分类,居住在芙蓉苑一期的台胞简朝卿,也主动加入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来厦门定居二十年的他,很热心小区环境提升,被小区居民亲切地称为“简叔”。他会自掏腰包给小区做绿化,为小区花草灌溉;自己支付整个小区的监控安装费,为了更好督导垃圾分类;参与垃圾分类宣传和二次分拣;在垃圾桶边上安装水龙头、放香皂,方便居民、志愿者…… 社区推广垃圾分类,他也给了不少建议,经常将垃圾分类的小诀窍、经验发到业主群跟大家分享。今年国庆节,他回台湾后又去新加坡,一路关注垃圾分类,还拍下视频带回来分享。 【初显成效】 自管小组成员宣导垃圾分类 无物业小区投放也能够做好 昨天下午5点,湖里街道东荣社区居民林爱珠、张秀娟、庄爱娜等听说垃圾分类袋到了,马上放下手里的事情去帮忙分发袋子,一直到晚上7点半才回家。 她们都是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也是东荣社区自管小组互助队的成员。因为是无物业小区,曾经的东荣社区卫生不好、环境不好、治安也不好。2014年,居民自发成立了自管小组,治安巡逻、卫生整治、邻里互助。 目前,社区自管小组有100多名志愿者,全都加入垃圾分类志愿宣传、督导。垃圾分类袋由自管小组长分给每一梯的楼长,楼长再挨家挨户分到每个居民家中。社区有不少孤寡老人,这些志愿者们还经常帮老人提垃圾到分类点。 最初,一些老人不理解为什么要用分发的垃圾袋来分类,不舍得拿全新的袋子来做垃圾分类,觉得自己买菜带回来的袋子装垃圾就可以了。志愿者们耐心解释:“这是可降解的袋子,买东西的袋子可以装其他垃圾,厨余垃圾一定要用我们这个可降解袋子装。”张秀娟还跟居民开玩笑说:“这是可降解的袋子,你不用,时间久了也会‘降解’掉哦。” 正因为垃圾分类氛围好、居民积极配合,一个无物业小区才能做到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达85%。 |
相关阅读:
- [ 11-29]垃圾分类厦门实践全解码 2019年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 [ 11-27]同安区举行垃圾分类宣导活动 推动绿色环保意识深入基层
- [ 11-22]湖里区湖里街道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垃圾分类四环节
- [ 11-21]翔安推广岛外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内厝模式”
- [ 11-21]集美街道寓教于乐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