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社区事务监督委员会聘请台胞监督员。
东南网11月28日(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尤芳芳 阮俊杰 文/图)立廉洁之镜,扬清正之风。地处厦门岛西北部的湖里区殿前街道是陆、海、空进出厦门岛的咽喉要地,作为“鹭岛门户”,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街道坚持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责任压力不断传导到社区,通过强化权力监督制约、强化机制创新、强化教育引导等,树起廉政建设标杆,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监督有制度让管理在阳光下运行
殿前街道高殿社区是厦门岛内最大的社区。近年来,社区集体经济得到飞速发展,集体年收入从村改居前即2002年的1736万元,增至2016年的1.17亿元。
“钱袋子”鼓了,居民们过上了富足生活,但是社区的治理也遇上了“新烦恼”。
“这么庞大的资产账目整个运作过程是否有人监督? 是否按章办事? 居民群众是否得到实惠? 这些都是居民们关心的问题。”高殿社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成斌说。
为此,高殿社区把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规范“三资”管理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驱动力,通过建立工作制度,助推公开透明,让“三资”管理在阳光下运行。
当然,要让居民放心,首先得让居民“看得见”。社区“三资”管理以及涉及居民利益的其他事项,都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定期向居民公开。2015年底,“高殿社区三资管理系统”启动,将社区“三资”管理情况全部录入系统,并做到及时更新,让整个“三资”管理过程更加公开透明。
“所有支出都需要经过社区的监管部门先审核通过,才由社区主官签字。”陈成斌说,通过将监督“前置”,抓早抓小,社区为集体资产的管理筑起了一道防线。
为了广开便民渠道,听取群众的合理诉求,社区还设立了“高殿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信访工作室”,同时,推行社区重大事项“一事一测评”制度,评议结果对外公开,让居民充分行使满意度的评判权。
廉政有阵地清风正气浸润人心
由廉政文化舞台、廉政文化宣传栏,以及21块镌刻着古今廉政警句的精美廉政文化书牌和100多块遵德守礼指示牌组成的“廉政文化广场”,是殿前街道兴隆社区人气最旺的活动场地之一。
“通过‘四一齐驱’的做法,我们积极在社区营造良好廉政文化教育氛围。”兴隆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除了“一个广场”,兴隆社区还打造了一个廉政文化宣传角、一个廉政文化宣传平台和一支廉政文化宣传队伍。
社区退休老党员李灿族、叶肃刚都是社区廉政文化宣传队的骨干力量,作为“廉政文化宣传员”,他们经常走上街头、走进家庭,发送廉政文化宣传册,在居民中宣讲廉政文化、文明礼仪、社会公德、家庭美德。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由52位有文艺特长的社区居民组成的廉政文化宣传队,已经打造出了不少文艺精品。廉政小品《法与情》、说唱廉政曲艺《清风赞》、廉政手语操《感恩的心》,一个个让居民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节目,进一步增强了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作为殿前街道的党风廉政标准化建设示范点,兴隆社区同时也是全市唯一的对台服务示范社区。发挥自身台胞集聚的特点,社区积极发动台胞参与社区治理,吸纳台胞参与社区发展理事会,台胞占比达34.8%,其中,台胞熊麒还担任社区发展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社区主任助理,在社区党委的支持下,成立“熊麒个人调解工作室”,为台胞台企提供快速便捷的纠纷调解服务。
治理有合力赢得信任共促和谐
因为历史遗留问题,1993年到2012年底,殿前街道兴园社区兴隆新村小区以及园山北小区的600多户居民使用的一直是工业用电。随着家庭电器的增加,供电不稳定、跳闸停电、烧坏电器的问题时常发生,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2012年5月,兴园社区居委会成立,着手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这600多户居民的用电问题。
社区找来居民代表,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求,帮着他们联系有关部门,走访单位,经过数个月的努力,最终帮助居民解决了电改难题。看到社区真正为民办实事,居民对社区的信任度也一下子提升了。
“公开、透明,居民才更有参与感和认同感。”兴园社区的负责人介绍说,作为老旧小区,历史遗留问题多,居民对社区的信任度低,因此,在电改工作的推进中,他们特别注重将解决问题的流程、进度、阶段性结果及时向居民公布,主动接受居民的监督。
这个漂亮的“开局战”,为社区治理积累起了宝贵的经验。此后,社区特别注重以廉立身,提升居民的参与度。
社区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社区建设各方面,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健全完善财、物管理制度,强化厉行节约,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把思想和精力用在为民服务上。同时,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延伸到社区下属的小区党支部,每个小区成立小区事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由热心、有威望的小区居民组成。此外,总结并丰富了“五五融合”的经验,形成了“兴园特色”,拉近了居民群众的心,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