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疗急救中心组织急救培训。
据厦门晚报报道(记者匡惟戴懿通讯员张舒珊图/记者匡惟)昨天,本报报道《公共场所“救命神器”少人知无人用》再次引发市民对急救的关注。有读者致电厦门晚报询问,听说做心肺复苏时会把肋骨压骨折?那如果在救人时导致骨折,会不会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对此,记者咨询了专家,专家说,挽救人的生命胜过一切,不能因噎废食放弃急救。虽然急救过程中存在骨折的可能性,但在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手法下,此类骨折多为肋软骨或胸骨骨折,日后可逐渐恢复。
【释疑】
心肺按压需一定力度,临床中骨折时有发生
前不久,一名90岁的男性患者突发心脏骤停,经过医护人员27分钟的心肺复苏救治后,脱离危险。但在急救过程中,老人被压断了几根肋骨。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家属表示理解。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占凌辉说,心肺复苏按压需要一定的力度、频率和深度,一般要求深度达到5至6厘米,施救者需要使用一定的力气,因此在临床中因心肺按压导致肋骨或胸骨骨折的情况时有发生。
【分析】
基本不存在刺穿内脏的危险,日后都能逐渐恢复
什么样的人在接受心肺复苏时易骨折?
结合各自的从业经历,占凌辉认为,老年人、女性更可能发生骨折;如果执行心肺复苏术的人未经培训,患者也可能会骨折。厦门市医疗急救中心主治医师陈志科认为,骨质疏松、患有慢阻肺桶状胸的老年人接受心肺复苏时,发生肋骨骨折的概率更高。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胸痛中心主任王斌说,骨折与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长也有关系,按压时间越久,骨折可能性越大。
但占凌辉说,在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手法下,此类骨折多为肋软骨或胸骨骨折,基本不存在肋骨骨折后刺穿内脏的危险,日后都能逐渐恢复。有些患者需要经过固定牵引,有些能自行愈合。“从医学上说,这类骨折危险性较低。”陈志科说,标准的心肺复苏按压位置在胸骨的下半段,按压到12根肋骨骨折的情况极其少见。
【观点】
不能因噎废食,心肺复苏是最有效的抢救方法
采访中,三位医生都认为,抢救生命胜过其他。陈志科认为,虽然施救可能导致患者骨折,但还是应该先救人。王斌也认为,与抢救生命相比,按压并发的骨折显得不那么重要。骨折会让成功复苏的患者感到疼痛不适,但及时、有效的胸外按压很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占凌辉认为,心脏骤停时执行心肺复苏术是最有效的抢救方法,不能因噎废食。标准的心肺复苏术造成的任何损伤几乎都很微弱,市民不需要对按压过程导致的肋骨骨折恐惧或担心。他同时表示,规范、有效的胸外按压是有必要的。想达到更好的院前心肺复苏效果、减少并发症(如肋骨骨折),还依赖于胸外心脏按压技能的普及。
记者向中山医院、心血管病医院等多家医院以及法院了解,没有听说我市有患者因心肺复苏导致骨折而引起的纠纷。占凌辉说:“抢救后,我们都会告知家属,家属也都表示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