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讯(记者 蔡樱柳 通讯员刘云芳)最近冷空气来袭,气温骤降,又到了心肌梗死(简称“心梗”)的高发季节。对此,心血管内科医生表示,寒潮来临时,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病史或危险因素的人要注意保暖,以免诱发危险因素。
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之所以将“心梗救治日”定在这一天,是希望公众牢记心梗急救的两个“120”: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
注意保暖预防心梗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叶涛表示,这一波寒潮,让医院收治、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较平日有所上升。“寒冷让靠近体表、四肢的血管收缩,回到心脏的血液就多了。心脏工作负担增加,血压升高,发生心梗、卒中的风险都会升高。”
如果本来心血管就有硬化等情况,就更是“雪上加霜”。室内外温度的变化,也容易造成血压波动。血压来回波动,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点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叶涛提醒,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患者及家人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除此之外,一旦出现胸腔、颈部、下颌等部位疼痛或者是憋气、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就应该立刻停止所有活动,静坐或者平躺着休息。如果以前有冠心病病史或者心脏病病史,胸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
秋冬季节转换时,叶涛建议,寒潮来临,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病史或危险因素的人要注意保暖,以免诱发心肌梗死、中风、心衰、血压骤然升高等危险现象。更重要的是,平时要注意预防保健,戒烟限酒,健康饮食,适当运动,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
据介绍,及时将患者转运到有资质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医院,尽快开通堵塞血管,恢复心肌供血,是降低急性心梗死亡率的关键,而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则是发病后的120分钟以内。但数据显示,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发病起到医院就诊平均耗时长达13小时,而欧美国家的平均时间则低于2小时。
目前,我国每年有近70万例心梗发生,但是仅有约3.5万例获得了及时规范的救治。也就是说,95%的心梗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这也造成了我国心梗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
记者从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了解到,每年厦门市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人数大约为1600人—2000人,其中有近千人在医院外发病,因为没有拨打120,无法得到及时救治,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