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忙碌间,陈伟和孙永成都来到了厨房,两个男人一边帮妻子们摘葱掰洋葱打下手,一边聊起了工作和家常。辣椒炒鸡蛋热腾腾出锅了,汪秀琼让陈伟夹一筷子试试味道。陈伟笑着说,食堂的工友来自不同地方,平时做的菜口味要照顾五湖四海,趁着聚餐,可以好好“过辣瘾一下”。 随着中建三局三公司在全国各地的各个项目辗转,这几个四川老乡打工已经10多年了。陈伟说,平时条件有限,过去要吃家乡菜只能去餐馆,“不一定卫生,还不实惠”,连吃辣的本领“都有点退化了”,“有了共享厨房,老家的味道又回来了。” 一起做饭、聚餐,也让平时关系就很好的两对夫妻感觉特别热闹、开心。就在说说笑笑中,两对夫妻已经张罗了一桌子菜,除了回锅肉、炒鸡蛋,还有青菜和红烧鸡块。陈伟说,买这些食材花了“不过20多元(人民币)”,如果去下馆子,“少说也要多好几倍吧!” 除了亲友聚餐,“共享厨房”也是工地上夫妻们难得的“浪漫”场所。今年中秋节,陈伟和汪秀琼就成功约到了晚餐时段,两人开开心心做了一桌子菜,吃完后又一起去看公司组织观看的电影,“真正有家的感觉。” 胡凯告诉记者,今年“七夕”的时候,“共享厨房”的预约也是爆满,还有夫妻搞了“烛光晚餐”来共度这个“中国情人节”。 胡凯说,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农民工收入的提高,他们也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公司也越来越注重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除了“共享厨房”,工地上还设立了医疗所、服务站等机构,从全方位来关心农民工。 近年来,中国各地建筑工地都在不断创新对建筑农民工的关怀。从保障农民工不欠薪,到创设“暖心小屋”、“夜校培训”等特色关怀项目,既体现中国企业和社会对农民工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也是企业在面临日益突出的“用工荒”之际,希望用温暖牌留住员工的心。(完) ” |
相关阅读:
- [ 04-10]免费手机阅读要成为农民工人的“好帮手”
- [ 03-20]"农民工司令"牵线做“媒” 为上千名农民工找到满意工作
- [ 03-10]“农民工代表”周振波谈家风家训:奶奶叫我走正路
- [ 03-10]厦门全面开展建筑项目农民工实名制就业登记工作
- [ 09-24]厦门农民工和困难职工 将获专门志愿服务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