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翔安区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乡村更美丽农民更富裕
翔安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图为新圩镇古宅村。(张天骄摄)
内厝锄山。(许竞雄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王元晖 翔安记者站 林瑞声余庆东)昨天傍晚,翔安区新圩镇古宅村千年古樟树下,又围坐了几个前来闲聊的村民,虽然生活在偏远的山区,但他们的话题却频频出现“对接市场”等字眼,几天前的一场雨,让地里的大蒜绿得更诱人了。
几乎也是这个时候,数十名自驾游的客人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海拔500多米的内厝镇锄山村,呼吸了一整天清新空气的他们,提着从农户那买来的菊花茶等农产品。晚霞,映红了其身后一群农民的笑脸。
古宅村和锄山村,翔安有名的偏远村。不久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裴金佳先后来到这两个村庄宣讲十九大精神、专题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时,留下的“要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让乡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殷殷嘱托,至今还让山里的村民们记忆犹新、振奋不已。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时期,如何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老百姓的获得感,成为摆在翔安区委、区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沿着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市委主要领导在调研时指引的方向,翔安更加坚定了一条与厦门经济特区地位相适应,与翔安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融合的“三农”升级发展路子。
一切的努力,最终还是为了乡村更美,农民更富。
产业引领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每个季节漫山遍野的花,如今总能把大量的人流从厦门岛内外吸引到香山来,而其中的不少人,则被初具规模的“香山乡苑”所牵引。几个月前,这一翔安区与象屿集团合作开发的旅游项目,瞄准的,正是当地农民的钱袋子。
以产业为引领,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一直都是翔安区在城市化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思路。去年,该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0%,增幅各区第一;而在今年1-9月,这一经济数据比增8.2%,全市排名第二。
“跳出传统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这样一个工作思路,与之前靓丽成绩单的取得,其实不无关联。值得注意的是,在翔安的农业生产方式中,“产业链”、“价值链”等却成了寻常的概念,其对提高当地农业综合效益无疑大有裨益。
事实上,在近些年翔安“三农”发展轨迹中,“现代都市农业”的印记清晰可见,而这,也被翔安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大力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已被写入翔安最新的工作计划。
最近开着崭新的电瓶车带着客人兜风,小嶝岛退养渔民张师傅总爱“炫耀”自己的创业经历——话语中,他多次提到翔安的民生“15条”惠民措施。促进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转产增收,其实一直都是翔安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来,该区便累计完成转产就业12804人。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如今正时刻响彻在翔安决策层的耳畔。而针对转产增收这一群众最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翔安将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就业与创业并举,拓宽农渔民增收渠道,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也不能少”。
生态引领 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许厝、霞美、莲前、前垵、后田……潺潺九溪旁,一条长达10公里的景观带,把内厝镇一个又一个隐匿山林但却为外界耳熟能详的文明生态村,紧紧地串联在一起。翔安在做“三农”工作时,始终深信一点:该区乡村最重要的底色,还是在于它的“生态”。
以生态、整洁、宜居为目标,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各项公共服务配套,大力整治农村生态环境,保持乡村特色和田园风光,翔安不遗余力。
实际上,农民们的民生福祉,已不仅仅局限于他们腰间的钱袋子,更在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品质。马巷镇朱坑村农民朱天恩现在每天傍晚都要到家门口绿树成荫、宽敞明亮的村道上散步——他的惬意,背后其实是翔安在美丽乡村建设上的不辍步伐。去年来,翔安建成北门、朱坑等美丽乡村25个,建设社区公园、广场等村民活动场所98个,亮化村庄道路50.1公里。
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是串起翔安当前各项中心工作的最重要的主线,而翔安用力的一个重要方向,便是农村。去年来,该区推动14个农村小学、幼儿园新建扩建项目,新增小学、幼儿园学位7920个,全区83个标准化卫生所全部纳入医保服务范围。而新的计划,近日也浮出水面:推广农村垃圾分类新路子,“一村一策”推动目前在建的新垵、窗东等28个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民享受更多的发展红利。
九溪莲溪段清澈的水流边,一块“河长”的牌子近来总能吸引路人的视线,附近的一位河道管理员说,在翔安,小流域治理就是因为“有专人负责、有监测设施、有考核办法、有长效机制”,绵长的溪流才能保持得这么美。“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顺着党的十九大指明的方向,翔安还将加快推进农村污水治理进度,让水更清、岸更绿、农村更美。
党建引领 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前垵乡村党校最近格外热闹,一场场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宣讲,让周边的农民朋友们不约而同地聚了过来。这几天,乡村的天空格外湛蓝,比其更醒目的,是讲堂上扬起的鲜红的党旗。
把党员教育阵地前移到基层、设置在农村,翔安走在了全市的最前列——他们率先全市组建区、镇两级“两学一做”宣讲团,深入开展“送党课进村居”活动,覆盖全区119个村居。
最近常去前垵乡村党校听宣讲的农民小陈说,他之所以对党的最新理论感兴趣,是因为他“听得懂”,而台上老师讲的,也都是他们的“身边事”。
当然,要把农民们黏合起来,让乡村更加和谐、文明、有序,除了向农民灌输先进思想外,建立一个在党建引领下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治理格局也至关重要。其实,这些年,翔安创新推出的“党群议事厅”、“清风促进会”、“阳光村务”、“15分钟便民服务圈”等,早已成为佳话。
“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针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这一新要求,翔安很快列出计划:必须进一步强化群众主体地位,大力引导和支持农村自治组织建设,广泛吸纳参与村庄治理。同时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全力解决村民合法合理诉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治理格局。
从乡野吹来的清新的风,扬起党旗,也把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动人画卷铺展开来。新时代的翔安,唱响了乡村振兴的最强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