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窘境 电子围栏曾在厦门“上线”不到一月悄悄下线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单车企业的表态都信誓旦旦,却都给不出具体的推进时间表。是因为电子围栏技术真的很难吗?其实不然。 自今年4月份开始,电子围栏就成为热门话题,试点消息频传,车企也乐于宣传自身企业的“新技术”,尤其是在北京,还设有重点区域――遑论技术成熟与否,至少在实际运用上,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 所以,即使在政府部门出重拳整治的大背景下,车企在厦门还依然只是对电子围栏含糊其辞。这其中又有什么缘由?我们不妨将观察的时间跨度延伸到今年年初。 车企Hellobike在今年2月曾试行过电子围栏。具体操作方式为:受电子围栏约束,违停的用户都会遭到扣分扣钱的处罚。上线不到一个月,它就悄无声息地下线了,再也寻觅不到踪影。 Hellobike方面当时给本报记者的答复是:部分用户流失,迫于竞争压力,电子围栏下线。这事实上也反映了车企打的小算盘:谁先动,谁吃亏。 推行电子围栏,圈住了相应的规则,却必然带来用户的使用不便,甚至导致不适感增强――在群雄环伺的竞争环境下,这个微小的变量就足以让原本的忠实用户另投他处,导致用户流失。“共享单车那么多,换一辆骑就是了,再大不了,换一个品牌。”一名业内人士这样描述用户的心态。 “电子围栏技术圈住了规则,却圈不住用户的心。”曾有一名不愿具名的共享单车工作人员这样说。 有趣的是,从媒体对北京当地电子围栏试点区域的测试结果来看,无论是摩拜还是ofo,均以引导、鼓励用户规范停车为主,并未强制性采取扣信用等举措――上了技术,处罚没有跟进,技术的约束力也有限得很。 一个方案 政府部门介入 引领车企“齐步走” 我等你先动――车企彼此都处在观望状态,谁也不愿意当“出头鸟”。不过,既然电子围栏技术已经被公认为治理共享单车乱停放的“杀手锏”,推行它,势在必行。 主管的政府部门需要强力介入,打破这种彼此观望的微妙平衡。“如果政府部门依法提出强制要求,车企也必须要推行电子围栏。”一名业内人士说,如果是各家车企在主管部门的推动下“齐步走”,按照相同的时间表推行电子围栏,彼此间的戒备和观望应当会削弱不少,推行起来的力度和速度都能有质的提升。 当然,因为多家车企的存在,电子围栏的使用还有多个问题需要主管部门关注:停车位如何规划、企业间是否车位共通、部门与车企之间如何交换数据等,都需要主管部门与车企进行协调沟通。 |
相关阅读:
- [ 11-09]共享单车泛滥成灾 厦门收缴数万辆共享单车堆成座座小山
- [ 11-09]厦门将设置智能停车点 助力解决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
- [ 11-08]厦门岛内共享单车整治工作展开 岛内共享单车数量将减半
- [ 11-08]厦门整治共享单车乱停放 单车不停指定区域将会一直扣费
- [ 11-08]厦门整治共享单车乱停放 单车不停指定区域将会一直扣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