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进: 调查记者要会“勾搭” ●出镜记者 何炳进,新闻采访中心社会部记者,负责调查类新闻、舆论监督报道。 文/本报记者 兰京 接下来,这位可谓社会调查的担当者――何炳进,他在新闻采访中心,有个可人的昵称“饼干”。一来,因其帅气可人的外表;二来,因其“所向披靡”的“勾搭”能力。 而这正是调查报道所需要的能力之一。在调查现场,他总能迅速找到最关键的人,总能让对方掏心窝地把知道的一切告诉他――无论跟采访是否有关。 别看这个泉州安溪的小伙子只有27岁,他从业3年,已积累了一大批的“兄弟”。这些“兄弟”来自各行各业,手握着线索和资源。 “何炳进呢?他是我的兄弟。”今年厦门日报社读者节上,市集邮协会副秘书长王智灵见采访记者是厦门日报的,激动地询问。 “可能因为脾气好,我基本不生气,人缘还可以。对采访对象,更把身子放低。其实,采访过程就是聊天的过程,如何不把天聊死了,让对方饶有兴趣地讲下去,这就是采访日积月累学会的经验。”他道出自己对“勾搭”的领悟。 每一次调查都不容易,甚至伴随着危险。若不是心中的社会责任感,对新闻的追求,很多人就此放弃了。但是,“饼干”没有。在岛内猪肉私宰点的那次暗访调查中,凌晨五六点,他一个人深入城中村,骑着自行车,循着猪声而去,偷偷观察。“他们都拿着杀猪刀,我心里噗通乱跳。”可即便危险,他仍没有放弃――继续偷偷观察,拿单反远远偷拍。 最后,这组系列报道也获得了当年的“厦门市新闻奖”。“这是我第一次获奖,很难忘”。 |
相关阅读:
- [ 11-09]为厦门改革发展鼓与呼 厦新闻界庆祝第17个记者节
- [ 11-09]讲好厦门故事 厦门新闻界共庆第十七个中国记者节
- [ 11-08]厦门新闻界昨召开记者节表彰大会 未来将加快媒体融合
- [ 11-08]厦门新闻界庆祝记者节 叶重耕出席大会提三点要求
- [ 01-28]一线记者节日不忘采访 父母不远千里来厦陪女儿过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