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的华服在炫目的灯光下展现出大国美学气度。
“华章”曾凤飞时装作品发布会在华美空间举行。(本报记者王火炎摄)
“时尚厦门X城市面孔”摄影展,同样透过艺术之眼,将鹭岛的城市更新变迁和本土文化完美呈现。
厦门日报讯(记者 叶舒扬 郭筱淳图/联发集团提供)10月28日―11月4日,由湖里区政府主办,湖里区委宣传部、湖里区文体出版旅游局、联发集团以及厦门日报文创周刊等共同承办的联发2017文创产业与城市更新活动周活动上演了一周的精彩。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等大咖云集、本土文创精英论剑文创大讲坛讲堂、时尚与传统交融的先锋文化展览、精彩绝伦的时装秀……文创周系列活动中,无论市民游客,还是文创精英都能深度融入,感受文化的魅力、点燃文创的激情。高规格的论坛、讲堂更吸引市、区相关领导干部的参与。活动期间,更有160万人通过网络直播观看。
透视本次活动周,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政府、实力派国企,还是文创界精英正共同发力,推动湖里乃至厦门的文创产业走进新时代。
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厦门会晤的举办带来了跨国文化交流的新机遇、鼓浪屿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湖里区举办本届文创活动周可谓是“正当时”,汇聚了新时代最先锋的文创思潮。
这个过程中,秉承着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湖里区沿着“2+4+N”发展战略,把创意创新产业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当前,脱胎于老工业区厂房的特区1980 湖里创意产业园区正焕发出新的生机、酿出新的创意:联发文创口岸、联发东南天地等文创新项目正落地生根,一系列文创论坛以及活动的举办提供交流平台,众多文创大咖用行动告诉人们:创意不断,创新不止。
【人物专访】
曾凤飞:
厦门是一个
适合做设计的地方
文/本报记者王飞颖
从一个渔村少年,如何成长为中国服装设计界的领军人物?在联发2017“文创产业与城市更新”活动周的曾凤飞作品秀后不久,我们采访了这位传奇人物。
曾凤飞的公司位于厦门湖里区的火炬北路高殿工业区,门口附近的一带在修路,不太好找,与时尚、设计好像没有太大的关联,甚至会屡屡让人疑惑是否找错了地方。但就在这里,曾凤飞一待八年并表示:这里,是一个适合设计的地方,是一个能够积淀品牌的地方。
孵化环境:既有文化魅力又有政策支持
问:听说您非常重视这次的时装秀,并且将之命名为《华章》,为什么?
答:这次作品是我近几年来发布会中规模最大的一场,70位模特展示的90套服装,涵盖了近几年设计的精华作品,可以说是一场总结汇报式的展示。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当之无愧的“华章”,同时,这场作品秀在联发华美空间举行,“华章”的“华”也就有了另外一层意思。
我是在厦门、在湖里不断发展成长起来的设计师,总结汇报秀也应该放在这里。同时,华美空间这样的老工业厂房改造而成的文创园,带有一种特殊的气息和机理,能够与我的新中式服装完美融合。
问:您创业之初就在湖里,大家都很好奇,是什么样的环境孵化出您这样一位时尚“大腕”?
答:这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个人对文化、对时尚的解读,服装其实是生活方式的体现,表达和承载的是文化,要看设计师如何融入自己理解、思考。另一方面是城市和政府的支持,厦门这座城市相对安静,让设计师可以沉下心来思考。同时,她有一定的城市底蕴和文化魅力,但又不会太过于厚重导致设计师难以创新,厦门还一直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设计师可以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更清晰地审视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更好地进行思考。
我还要特别感谢厦门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政协、湖里区及殿前街道,在我创业之初以及随后的一路走来,给了我相当大的支持。被评为“厦门市拔尖人才”,列入厦门“双百计划”人才,获得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对于我们这样的文化创意产业很重要。
设计理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问:您的“新中式”时装已经非常成功,您觉得成功的“法宝”是什么?中式时装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怎样的?
答:最重要的是设计师的思考。就我自己品牌来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我设计核心思想。要有中式的魂,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脉络,但也要贴合现代人的生活。我也在思考,如何让赋予了本土元素的服装更加国际化,因为只有消费者读懂了其中的内涵,穿在身上才不仅仅是一件衣裳,而是与穿着者融为一体的精神载体。比如说,古代中国的生活节奏慢,思维传统,衣服都很宽大,而现代中国人的生活节奏快了,更重视身材了,剪裁要更立体,以贴合现代人的生活。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博大精深,中式时装的未来,就看设计师怎么去传承。时装中面料很重要,但传统的一些面料,比如莨绸,很硬,穿着起来不舒服,必须穿一段时间软化后才行,我们就和厂家进行探讨并加以改良,现在这款材质的衬衣很受欢迎;还有我们中式礼服中常用的宋锦,在古代也因为太硬往往只是作为裱褙书画的材料,经过厂家技艺改造后,配合当下时尚的纹样,不仅光泽靓丽,而且柔软垂坠并相对挺括,很好展现了中式华美。
问:您对于年轻设计师有什么建议?
答:还是要静下心来,沉淀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当然,现在的厦门相比我之前创业的时候多了很多挑战,比如说城市比以前更繁华了,生活成本也高了很多,很多年轻人待不住,有很多大城市会提出更有诱惑力的条件,我想说的是,无论去哪里,重要的是,要沉下心来,有自己的思考,其实厦门依然是相对安静的适合设计的城市。我们也希望有关部门更重视文创产业,加大扶持,让年轻人能留下来,将这里打造成为一个设计、时尚的聚集地。
他的路
●1964年,生于霞浦三沙,13岁辍学打鱼。
●1987年,来到厦门,在厦门大学图书馆工作。
●1993年,前往中央工艺美院进修服装设计。
●1994年,回到厦门,进入一家工作室,从裁缝做起,开始服装设计的征程。
●1999年,参加在南宁举办的中国现代民族服装服饰设计大赛并获优秀奖。
●2001年,任香港爱登堡(国际)制衣发展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同年荣获第十三届“大连杯”中国青年时装设计大赛金奖。
●2003年,首次参加中国国际时装周。同年荣获“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金奖、最高工艺奖,并荣获“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
●2004年,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发布主题为“城市精神”的2004/2005秋冬高级休闲男装流行趋势。
●2006年,获得中国时尚大奖“中国最佳男装设计师”并此后连续三年上榜,先后被上海服装设计协会授予“中国服装设计大师”勋章,荣获“光华龙腾奖-2006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2008年,荣获中国时尚大奖“中国最佳休闲装设计奖”,北京奥运会礼仪服饰设计奖。同年创立自己的品牌“曾凤飞(ZENGFENGFEI)”。
●2009年,回到厦门创立公司总部与生产基地,8月在厦门磐基中心开设第一家品牌门店。
●2010年12月,北京市商务局授予曾凤飞品牌中国式新男装设计作品展“最具中国特色奖”。
●2011年,第四次荣获中国国际时装周年度“中国最佳男装设计师”。
●2012年,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时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全国十六年来仅有十七人获得此项殊荣。
●2013年11月,第五次荣获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国时尚大奖“中国最佳男装设计师”。
●2014年,作为主创设计师,为2014年北京APEC峰会各成员经济体领导人设计非正式会议华服。公司荣获中国工业(中小)企业品牌竞争力2013年度评价表彰企业,个人荣获2014年度“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杰出设计师”称号。
●2015年,“ZENGFENGFEI”受米兰全国时尚协会邀请在米兰男装周发布2016春夏中式华服。同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发布故宫系列作品。
●2016年6月,荣获“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称号。
【名片】
曾凤飞:厦门凤飞服饰设计有限公司“曾凤飞”品牌创始人,在“中国国际时装周”连续十四年举行发布会,首位登陆米兰时装周的中式男装设计师,唯一携同名高定品牌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经营的服装设计师,中国时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得主,全国唯一一个五届年度“中国最佳男装设计师”,2014APEC领导人“新中装”主创设计师之一,2015年苏州世乒赛官方指定服装设计师,金砖厦门会晤指定服装设计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服装设计师协会会长,亚洲时尚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厦门纺织服装同业商会设计师分会会长。
【相关新闻】
守护“皇冠上的明珠”
嘉宾分享独特观点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文脉传承与创新营造”主题讲堂为文创活动周画上句号
▲文创大讲堂现场。
4日下午,联发2017文创产业与城市更新活动周的压轴大戏――“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文脉传承与创新营造”主题讲堂精彩开讲。两个多小时满满干货,不仅让到场听众受益匪浅,也为本届文创盛会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一位土生土长的鼓浪屿人,怎么看待这座出生成长、赋予品性的美丽小岛?从定位缺失到获评“世遗”,我们又该如何守护这颗“皇冠上的明珠”?这一次,深爱着她的人有话要说,不谈诗和远方,只谈传承和创新。作为主讲人,厦门日报社总编辑江曙曜来到文创大讲堂的讲台上,发表了“时代悦动中的鼓浪屿”主题演讲。
“你被什么打动,什么就是你的命运。”演讲中,江曙曜回顾了自己在鼓浪屿的童年时光,并以此为例,谈及了鼓浪屿和鼓浪屿人的“调性”。在他看来,鼓浪屿人并非如外界所说,过着“高贵”“洋气”的生活,“舒适”才是最贴切的形容词。“鼓浪屿总让人想起生活”,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气质,一种贯穿始终的灵魂。
因此,当鼓浪屿迎来“高铁经济时代”,大拆大建终究不是发展的“正道”,回归原本的“静”与“净”才是出路。“鼓浪屿不是高端的‘香格里拉式’的艺术之岛,应该从文化切入、从经济走出,兼具景区和社区功能。”江曙曜的观点引起了到场嘉宾的共鸣,在随后的沙龙上,市文广新局副巡视员叶细致、鼓浪屿文史作家詹朝霞、联发集团品牌与客户关系部总经理陈养坤,都分享了自己和鼓浪屿的不解之缘,以及对新时代鼓浪屿发展方向的看法。天色渐暗,2017文创周的大幕徐徐落下,对文创产业和城市更新的思考却不曾散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