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曾凤飞: 厦门是一个 适合做设计的地方 文/本报记者王飞颖 从一个渔村少年,如何成长为中国服装设计界的领军人物?在联发2017“文创产业与城市更新”活动周的曾凤飞作品秀后不久,我们采访了这位传奇人物。 曾凤飞的公司位于厦门湖里区的火炬北路高殿工业区,门口附近的一带在修路,不太好找,与时尚、设计好像没有太大的关联,甚至会屡屡让人疑惑是否找错了地方。但就在这里,曾凤飞一待八年并表示:这里,是一个适合设计的地方,是一个能够积淀品牌的地方。 孵化环境:既有文化魅力又有政策支持 问:听说您非常重视这次的时装秀,并且将之命名为《华章》,为什么? 答:这次作品是我近几年来发布会中规模最大的一场,70位模特展示的90套服装,涵盖了近几年设计的精华作品,可以说是一场总结汇报式的展示。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当之无愧的“华章”,同时,这场作品秀在联发华美空间举行,“华章”的“华”也就有了另外一层意思。 我是在厦门、在湖里不断发展成长起来的设计师,总结汇报秀也应该放在这里。同时,华美空间这样的老工业厂房改造而成的文创园,带有一种特殊的气息和机理,能够与我的新中式服装完美融合。 问:您创业之初就在湖里,大家都很好奇,是什么样的环境孵化出您这样一位时尚“大腕”? 答:这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个人对文化、对时尚的解读,服装其实是生活方式的体现,表达和承载的是文化,要看设计师如何融入自己理解、思考。另一方面是城市和政府的支持,厦门这座城市相对安静,让设计师可以沉下心来思考。同时,她有一定的城市底蕴和文化魅力,但又不会太过于厚重导致设计师难以创新,厦门还一直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设计师可以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更清晰地审视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更好地进行思考。 我还要特别感谢厦门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政协、湖里区及殿前街道,在我创业之初以及随后的一路走来,给了我相当大的支持。被评为“厦门市拔尖人才”,列入厦门“双百计划”人才,获得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对于我们这样的文化创意产业很重要。 |
相关阅读:
- [ 10-29]联发2017文创产业与城市更新活动周昨在厦门开幕
- [ 09-27]2016文创产业与城市更新活动周将在华美空间举办
- [ 06-13]两岸新青年齐聚厦门 共话新媒体文创产业发展
- [ 05-03]厦门文创产业一季度增速约15% 增加值预计近亿元
- [ 11-03]两岸大学生在厦畅谈文创产业 沟通中增进合作交流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