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委党校创新教学形式,以教授主持、专家主讲、学员互动方式做实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头脑工作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教学访谈现场。
嘉宾苏劲教授(左二)、苏秋华团长(左一)和主持人牛君教授(右一)现场回答学员提问。
党校学员现场踊跃提问,和嘉宾、主持人热烈互动。
厦门日报讯(记者 蔡佳伍张奇辉)10月25日下午——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的翌日,中共厦门市委党校迅即推出以“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为主题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教学访谈,邀请厦门大学党校原常务副校长苏劲教授、厦门市委讲师团团长苏秋华,和党校学员一起互动学习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全文三万余字,大气磅礴,内涵丰富,访谈主持人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牛君教授提纲挈领,拎出几大问题,引起大家热烈讨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此,苏劲教授认为,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苏秋华团长认为新时代的提法,令人耳目一新。有学员提出,新时代的提出,是否意味着中国社会主义阶段已走得差不多了。苏劲教授说,不宜这么认为。当前,中国虽然发生很大变化,但初级阶段的性质还是没有根本改变。在新时代,我们将从站起来、富起来,发展到强起来。苏秋华团长也认为,新时代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也没有变。牛君教授小结说,我们既要高度自信,又要有政治定力。
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十九大报告的主要亮点之一,是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苏劲教授指出,时代在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还有对民主、法治、公平的要求,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苏秋华团长认为,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变化,体现了我党的“变”与“不变”,不变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以人民需求为坐标,以人民需要为判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情怀。变的是:人民的需要内涵在变,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
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创新
新时代要有新思想指导新行动,推动新目标,建设新事业。推进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梦想,需要新的思想指引方向。十九大报告的最大亮点,就是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苏劲教授认为,不同的时代要回答不同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发展创新;从“八个明确”、“十四条基本方略”等方面,清楚回答了新时代的理论问题。苏秋华团长认为,这是十九大报告最大亮点和成果,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一以贯之的品格,正确的理论指引中共从胜利走向胜利。有学员认为,这体现了我党的理论自信。
发展成就巨大超出预期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具体阶段和目标上,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两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苏劲教授认为,从发展阶段来看,从十九大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把邓小平提出的205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前15年实现。苏秋华团长说,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愿景非常打动人心,比预想的要快,之前规划的目标不断提前,目标更完整、更伟大。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实现伟大的目标,需要伟大的政党领导。为此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要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连菜市场卖菜的阿姨都知道,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苏秋华团长说,但还有一个:关键在党要管党。十九大报告揭示的党建目标有两个:建设成一个伟大的党,建设成一个强大的党。苏劲教授指出,十八大报告提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廉政建设五大工程,十九大报告在内容含义上做了调整,突出了政治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教学小结】
访谈式教学让党校课堂“活”起来
牛君教授在教学访谈现场。
●牛君
近年来,采取“访谈式”开展党校主体班教学,是我校创新教学形式的有益尝试。10月25日下午,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以“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为主题,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处级干部进修班和任职班推出了关于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教学访谈”,集讲授式和互动式教学优势于一体,通过抛出问题——讲解回答——提问交锋——答疑解惑的教学流程,让党校教学课堂“活”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之前和本次教学实践与探索,我们认为,通过访谈式教学提高党校主体班授课质量,有三方面经验值得总结:
一是定好位。本次教学访谈的主题是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解读,目的是引导学员正确理解并逐步加深对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互动访谈过程中,主持人应对教学节奏、访谈内容、互动交流、答疑解惑的方向适时予以引导,在观点交锋和问答点评的基础上,对问题背后的学理和逻辑加以梳理、总结和提升,让学员对报告精神有更深刻、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二是把好关。在定好位的基础上,注重把好问题关,科学选取、设计讨论题目。本次教学访谈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新观点、新思想、新提法,事先调查了解学员们普遍关心或存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针对性设计了7个讨论题目,如新时代“新”在何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基本逻辑是什么?如何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理论意义、实践价值?新时代为什么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教学访谈过程中,学员对上述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嘉宾讲解的基础上,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向嘉宾提问互动,引发了嘉宾及主持人更深入的思考,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目的。
三是求实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持人必须驾驭好课堂,掌控节奏,才能保证教学效果。一方面要“控”:要掌控全局,营造课堂氛围,既要调动访谈嘉宾和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又要把握好访谈时间、交流节奏和答疑效果,主持人要通盘考虑、灵活应变,聚焦问题,适时介入,引导方向,让互动交流、交锋答疑、访谈效果有机融为一体。另一方面要注重“引”:针对访谈的主题、讲解的内容、交锋的问题、答疑的效果、对话的节奏,既要引导学员深入思考,又要引导学员与嘉宾间的互动,做好穿针引线和承上启下的工作。(作者单位: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学习体会】
当好新时代排头兵
●陈信用(第47期处级干部进修班)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时代。领时代风气之先的厦门经济特区,要在新时代履行新使命,就要继续当好排头兵。
厦门,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成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迈入新时代,特区率先全面深化改革的使命没有变,而且内容更新、任务更重、责任更重大。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是厦门继续当好排头兵的关键。面对新任务、新挑战,唯有创新转型发展,才能占得先机、赢得主动。不论是打造自贸试验区的升级版,加快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还是其他领域的对外开放;不论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还是以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的政府职能转变,都需要秉持“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
生态文明是厦门继续当好排头兵的优势。新时代的排头兵,是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典范。金砖会晤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盛赞厦门是“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这既是对厦门过去的肯定,也是对厦门未来的期许。新征程中,厦门要一如既往地呵护优美的宜居宜业环境,维护好“一城春色半城花”的高颜值,始终保持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振兴乡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杨添在(第47期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乡镇工作者,面对新的主要矛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本着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缩小城乡差距,解决群众困难,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多样性,有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丰富的文化生活。切切实实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出现的“乡村振兴战略”,为6亿中国农村人口擘画了宏伟而美好的蓝图,中国要强,农村必须要强。乡村振兴战略将实实在在惠及农业、农村、农民,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努力建设更加开放的厦门
●李祥贤(第46期处级干部任职班)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未来将建设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中国,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厦门,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借助改革开放东风,抢得先机,发挥区位优势建设更加开放的厦门,是厦门面临的课题,也是使命的呼唤。厦门要发挥以下优势:
首先是厦门的国际知名度持续上升,金砖厦门会晤把厦门推向国际舞台,习近平总书记用高颜值、高素质夸奖厦门,作为厦门人应该把“两高”化成高要求、高标准为自己定位。二是厦门有着宜居城市美誉,鼓浪屿申遗成功。三是发挥对台区位优势。厦门在台商投资、青年创业基地等方面优势待发。四是推动中心城市发展。厦门中心城市的能量正在蓬勃发展,应该抓住时机发展海港空港陆港,还要对接厦漳泉,联通东南亚,通过厦门连接欧洲。五是加大国际合作,加快探索建设厦门自由贸易港。厦门还要不断立法对接国际,引进人才,营造创新性国际大都市,真正成为两岸发展的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以负责任态度挑起历史担当,让厦门以更开放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王建平(第8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就厦门而言,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市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0%以上,厦门人民的获得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公共财政的责任特别重大,需要站位全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折不扣地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抓重点,就是要以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的民生“七有”为重点,把做强财政实力与切好民生蛋糕结合起来,坚持在促进发展中做大民生蛋糕,将新增财力持续向民生倾斜。补短板,就是要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强弱项,就是要落实好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通过的部署,围绕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和城乡民生基础设施领域的短板,认真编制好预算,创新补短板资金的筹集方式和保障机制,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民生社会事业发展。
满足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
●尤小波(第8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物质生活的充分丰富,以及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爆炸,人民群众对文化文创、新闻资讯的需求越来越多,品位也越来越高。这个时候再用老路子,显然不合时宜。
思明区委宣传部推出的“思明快报”融媒体平台,就是应对新时代语境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资讯需求的有益探索,是党的声音以接地气方式表达的良好尝试。“思明快报”为人民群众奉献了许多有温度的新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正能量,深受用户喜爱和好评。在半年之内,“思明快报”从零开始,通过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进而升华自身,已经成为思明区的主流宣传阵地。
为建设教育强市努力奋斗
●谢慧(第46期处级干部任职班)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十分关注十九大报告在教育方面的论述,十九大报告对过去五年教育的发展充分肯定。
厦门教育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厦门有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过去五年厦门教育全面发展,成绩显著,硕果累累。但距离人民对教育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对厦门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厦门教育进入抓重点、补短板、提质量的关键时期。
今年9月,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市学前教育(即幼儿园)毛入园率要达到98%,普惠性的幼儿园要占到幼儿园的85%,争取70%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完成管理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0%,中职学生在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就读达到85%等,这些教育主要指标实现,意味着厦门教育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这将极大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