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全面二孩”政策效果明显 厦新生儿“二孩”今年已超60%

2017-11-02 07:01:50蔡樱柳 庄雅君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原标题:“全面二孩”政策效果明显 厦门“二孩”占新生儿比例今年来已超60%

  “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医院妇产科等迎来更多孕妇产妇。

海西晨报讯(记者 蔡樱柳 庄雅君)两年前的2015年10月29日,“全面二孩”政策放开。2016年1月,随着福建省计生条例的修订,“全面二孩”政策在厦门正式实施。

那么,从政策实施至今,厦门出生了多少“二孩”?昨日,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了解到,“全面二孩”政策在厦门实施以来,效果明显,“二孩”出生占新生儿比例每年增长近15个百分点,2015年为30%,2016年为46%,2017年(1月至今)超60%,出生人群正加快向“二孩”集中。

据市卫生计生委的数据统计,2016年初,厦门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已婚育妇约33万人,其中“60后”7万多人,“70后”12万多人,“80后”12万多人,“90后”1万多人。而截至2017年1月1日,全市户籍人口中符合“二孩”条件的有34万人,已办理生育登记的为2.11万对夫妇,已生育19068人(其中男孩10421人、女孩8647人)。

其实,在2016年年末,厦门各大医院已明显感受到“二孩潮”的到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负责人汪燕介绍,该院去年总分娩量5200多人,产科的日门诊量200多人次,高危孕产妇的比例明显增加。而妇幼保健院2016年总分娩量约1.7万人,其中经产妇占比40%左右。

人物故事:有了二宝家里更欢乐

谢鹏娟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护士,三天前,她的二宝刚满周岁。回想起这一两年来,她说,有苦有乐,现在看着大宝二宝的笑脸,也能理解医院里“二孩”妈妈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一年半前,谢鹏娟怀着6个月大的二宝,仍然奋战在一线,还参与了一场产妇生死抢救。从2:55到8:00,5个多小时的彻夜抢救,输了十几袋血,总算把胎死宫内的产妇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

“作为一个妈妈,我更能体会失去孩子的痛,也希望能尽全力留下这名母亲。”谢鹏娟说。

现在,谢鹏娟的二宝满周岁了,大宝也上一年级了,正是让她手忙脚乱的时候。“我近期恢复上夜班了,有点应接不暇。”谢鹏娟笑说,虽然更忙了,但有二宝后家里更欢乐了。

随着“二孩”潮的到来,地产、教育、母婴医疗、玩具、儿童服饰、家用汽车等多个领域的“二孩经济”也一直在持续升温。近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与“二孩”沾边的各行各业规模在不断扩容,销售量直线攀登。

“二孩”潮的到来,直接促进了母婴刚需行业的发展。

记者走访了当地多家大型超市发现,在销售的纸尿裤品牌就多达二三十个,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一位正在为小孩购买纸尿裤的父亲告诉记者:“纸尿裤是消耗品,用量也非常大,每个月光在小孩纸尿裤上的开销都要近千元。”

“奶粉销售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合生元奶粉的销售也在稳步增长。”合生元奶粉福建大区相关负责人林小凤认为,“全面二孩”政策,不仅极大程度促进了奶粉销售的增长,也催生了海淘和代购市场。

不仅是婴幼儿奶粉、玩具、儿童鞋服的销售额逐年增长,家具卖场的高低床也受到了不少二孩家庭的热捧。“今年很多都是推着婴儿车来看儿童家具的,高低床最为畅销。”红星美凯龙一位儿童家具导购向记者介绍。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还提升了汽车消费的需求。

“ ‘二孩’家庭三代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从‘2+2+1’过渡为‘2+2+2’,在很多情况下,5座车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用车需求。”厦门市盈众福海汽车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龙年芳告诉记者,今年因“二孩”换车的家庭着实不少。

“家里多了个孩子,考虑到全家出门的舒适性,一定要换部车。”前日,在殿前盈众一汽大众选购的罗先生告诉记者。

未来,“全面二孩”带来的消费升级甚至将成为拉动母婴及相关行业增长的引擎。有机构预测,未来五年,中国母婴童市场需求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2020年的整体市场规模接近4万亿元。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有为下一代置业的传统习惯,家里添丁,首先想到的就是置业。这也将成为房地产未来市场的生力军。”市民蔡先生也表示,自从家里有了“二孩”后,除了吃穿用的花销增加外,早教班也很早就开始挑了,再过几年要是经济允许还考虑换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