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区纪委派驻第三纪检组干部在核查廉政档案有关内容
东南网10月31日(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如今,在厦门市湖里区,科级干部又多了一张“身份证”!原来,派驻机构改革以来,湖里区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加强干部监督的有效途径,逐步建立健全了科处级干部“廉政档案”,着力推进政治生态建设,筑牢“护林”的第一道防线。
“廉政档案就像干部的‘廉政身份证’,以此做到对干部心中有数,把握部门政治生态建设情况,切实当好全区‘护林员’。”厦门市湖里区纪委办公室主任许付志介绍道。截至9月底,湖里区纪委5个派驻纪检组已建立401名科处级干部廉政档案,覆盖5个街道和50个区直部门。
一人一卷宗,见档如见人
走近派驻第五纪检组的廉政档案柜,一排清晰的廉政档案卷宗映入眼帘。
“每份档案内容包括领导干部的基本信息、住房、出国(境)、配偶子女从业和收受礼品登记等情况,在信访件的核查过程中,通过查阅廉政档案可以随时进行核验。”纪检组工作人员陈文慧介绍说,目前,他们已收集了11个驻在单位82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其中,处级37人,科级45人。
自去年“两项清理”(红包治理和亲属经商办企业清理)活动后,湖里区纪委边谋边推进,多次对廉政档案建设作出部署,要求派驻纪检组同步加强干部廉政信息采集,扎实做好建档工作。各纪检组结合自身实际,由点及面,稳步推进,区分不同单位建立廉政档案卷宗,并配置廉政档案柜予以专项管理。
除了抓“关键少数”,湖里区将目光拓展至中层干部,瞄准“中间群体”,在区级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基础上,建立科处级干部廉政档案,健全干部“廉情信息网”。廉政档案内含7张表格,除了个人、家庭基本情况,还收录了领导干部收受礼金礼品情况、接受谈话情况、信访核查情况、审计情况及受处理情况等,并加强对干部八小时内外的“廉情”状况的搜集,努力做到信息应采尽采,实现一人一卷宗,见档如见人。
“双方联审”,实时更新档案内容
翻开江头街道的一份廉政档案,里面档案信息除了本人签字确认,派驻第三纪检组还逐份把关核查,确保信息真实、完整、及时,使干部监督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前不久,在抽查干部廉政档案中发现,驻在单位一名领导干部漏报其配偶有关情况,我们及时约谈提醒,督促他补齐了廉政档案信息。”纪检组工作人员高雅冰说道。
原来,湖里区对科处级干部廉政档案信息实行“双方联审”,即干部自审和派驻纪检组再审,自审信息经过本人签字确认,派驻纪检组再次进行审核,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严格执行保密规定。
同时,根据干部任用调整情况,及时更新档案内容,加强跟踪管理和抽查核实,不断提升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为干部监督提供可靠依据。如,前不久,针对湖里区市政园林局调整到派驻第一纪检组监督范围的变化,派驻第四纪检组及时对接,将19份领导干部廉洁档案移交给第一纪检组。
建用结合,护好“政治生态林”
湖里区坚持廉政档案建用结合,客观、如实评价领导干部廉政情况,既不无中生有、添油加醋,也不回避问题、遮遮掩掩,切实发挥好廉政档案的实效性和权威性。
比如,将廉政档案作为廉政审查意见的依据。始终将廉政记录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表彰奖励及考察、推荐、任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派驻纪检组根据掌握的干部廉政情况,提出廉政审查意见。今年1—9月,各派驻纪检组共对驻在单位655人次提出廉政审查意见。
此外,还将作为日常监督检查的抓手,针对日常监督检查、信访举报、责任审计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廉政风险点,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制定防控措施;作为实践“四种形态”的辅助,加强对干部廉政档案的梳理分析,掌握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全面排查;作为发现问题线索的来源,将干部是否如实填写廉政档案作为发现问题线索的来源之一,加大廉政档案抽查力度,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予以严格核查。
“建立全区科处级干部廉政档案,既强化了干部自我约束和勤政廉政意识,也为监督的开展、线索的收集和案源的拓展提供了依据,发挥了‘探照灯’和‘防火线’的作用。”湖里区纪委相关负责人说道,下一步,他们将充实完善科处级干部廉政档案内容,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派驻纪检组建立社区两委“廉政活页夹”,将监督的触角向基层延伸。 |